碑林的地名太有趣了!每个里面都藏着故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ShxD0id1Dc5bK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761591&x-signature=Yn9EU6KMAQkPCXT%2FqVzOPmDtzcQ%3D在碑林工作生活
每天穿梭于碑林的大街小巷
不知道大家伙发现没
有很多地名“看起来”忒有趣
眼看小长假来临~
碑林特色地名游览打卡线路来咧!
东
下马陵
西
W
E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Siz3sJ87YKin3M~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761591&x-signature=ZAx7oWeNRzfDCn26LHce%2BCl%2BdWM%3D
传说中“蛤蟆陵”?
下马陵位于碑林区和平门内西侧,西至柏树林南口。相传,汉朝时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后,安葬在长安城南,一日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由于长安官话中“下马”二字与“蛤蟆”同音,所以几经流传,便被称作了蛤蟆陵。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名句:“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历史学界考证,白居易遇见的京城女子所说的应是“下马陵”,但白居易不知有此地名,听成了陕西话同音的“蛤蟆陵”,蛤蟆陵由此闻名遐迩,究竟是蛤蟆陵雅化为下马陵,还是下马陵讹传为蛤蟆陵,至今无定论。
西
五味什字
东
W
E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Siz3sOAHAHIyF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761591&x-signature=bN0dKFgBl1EjyOpinIoPoEql23s%3D
最有“味道”的地名
五味什字,可以说是西安最有味道的地名了。你以为地名来源于“人生五味”的哲思?no、no、no~ 这里地名其实是源于早年的中药铺子一条街。
五味什字原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中段路南。元代时期,因药店密集,故十字口与南广济街统称为药市街。明清至民国初年,因此地药店汇集,曾有藻露堂、树仁堂、万年堂等多家中药店,人们便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称其“五味什字”。
西
骡马市
东
W
E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SiKKLtHAovYQ1h~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761591&x-signature=SG5sOYASh1%2FYnBZIIn5Bx%2FLg6w4%3D
没有骡子的骡马市
骡马市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东大街东段南侧,北起东大街,南至东木头市。在这里可以完成一切日常及时尚所需的消费活动,不但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店铺,还有数目繁多的美食,简直满足了吃货们对逛吃逛吃的顶级要求。
此街原为唐长安城少府监所在地,唐末以后渐为居民坊巷。唐代的时候,这个地区叫“耳窝坊”。唐末国运衰落,都城东迁洛阳,长安城内的皇城筑为新城,皇城少府监处渐成为居民坊巷,元朝时称为“太平坊”。
明朝时因东门大街贯通和钟楼东移,使原来聚集在西大街的商业中心逐渐东移到以钟楼为中心的商业圈。所以靠近钟楼又接口于东门大街的骡马市街市也逐渐形成。明《西安府城图》有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到处是牲畜交易市场,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文献,据此推算,骡马市这条古老街道的名称,到现在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了。
东
炮房街
西
E
W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Siz3sQGEzmcGFC~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761591&x-signature=m4mKQ9ALguvYaVLsCDOIp36lQnw%3D
最“火爆”的街巷
炮房街名字乍听上去便觉得很火爆。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相传明代炮房街上多开有纸炮作坊,街道便因此得名。如今的炮房街,虽然地处闹市 ,却没有了当年的“火爆”声响,制作烟火爆竹的影子早已不再。只有普通的居民楼和小商铺,显得非常的僻静。
值得一提的是,在炮房街的中段,还隐藏着曾经无限风光的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罔极寺创始于唐神龙元年,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镇国太平公主为其母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
东
粉巷
西
E
W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Siz3tFM92WoYdg~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761591&x-signature=4jjH3co53ShQY2QgafXM%2Fz1WwEE%3D
“脂粉气”十足的巷子?
粉巷,听这个名字就有点暧昧。关于粉巷的来历,有很多人关于它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以前这里是西安的粮食一条街,上面有很多卖馒头面粉的店铺,导致这条街道上常年洒满厚厚的粉面。另一种说法是“粉巷”经常售卖胭脂,距离很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胭脂味,因此得名。还有种说法,“粉巷”曾经是花柳场所,以前皇帝选妃,民女都要从这条街道上经过,后来经过演变,就变成了一些花柳场所的聚集地。
据《西安市地名志》记载:明末清初,因此街面粉作坊较多得名,1966年改为五星街,1972年恢复原名。相关资料记载,粉巷的米面市一直持续到民国。辛亥革命后,军政府为了调控粮价、安定民心,从1911年10月25日开始在粉巷设立粮食平粜处,将接收的清朝库存粮食十几万石,平价供应给市民。也有一些老住户回忆,解放前,粉巷还是西安市三大粮食市场之一,直到解放前后,粉巷里还有多家粮店。
如今的粉巷,是西安年轻人最喜欢的聚集地之一,走进粉巷,商业氛围依然浓厚。各式各样的美食馆子、古朴文艺的小店吸引着年轻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SdjQO5CH8KsXFT~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761591&x-signature=vjagFrPA7DG5Weu30LkM43A209o%3D
从一个地名的更迭,就能品读出一块区域的发展脉络。这些有趣的地名,背后既是文化历史的传承,又是城市变迁发展的回忆,一个个老街名的背后,是传说,是故事,是历史,更是文化,或俗或雅,或长或短,读起来颇让人回味。走进这些地方,方能真正感受碑林的老文化。
图 文:区文旅体局
责任编辑:刘陈洋子
排 版:乐 川
主编:陈 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