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oysrrxkxizmz 发表于 2022-7-5 19:38:15

皇太极:人狠心黑会治国,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文武全才,绝代帝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f0dbb1d1c1b4de487bd0deddfb4357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OSUb8Dn0jfIlF8DefMBYDkprAMI%3D

(崇祯皇帝)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十六日。
这一天,力主抗击后金军队,并且卓有成效的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凌迟处死,一干家属流放三千里,并抄没其家产。
不过即便是抄家,也没什么好抄的,因为袁崇焕素来清贫,家无余财,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袁崇焕其实是被冤枉的,是被敌方的反间计给害死的。
诱使崇祯皇帝中计然后错杀袁崇焕的,是一个叫做皇太极的人。
皇太极,全名叫做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的父亲,是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并且席卷大明辽东战场的不世枭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从天启到崇祯年间,明王朝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一共有三个。
其一,是朝廷内乱。
东林党和阉党好像两波文绉绉的黑社会,在朝堂上以纸为刀,以笔为剑,相互争斗,把朝堂上搞得乌烟瘴气。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13911cab4fc426487627d15299fc82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uLliXJi3TNJMO15FXKmI2llNYq0%3D

(李自成)
其二,是匪患。
由于明王朝日趋沉重的劳役和赋税,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由西北地区点燃了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原之势。
其三,就是我们的努尔哈赤同志了。
辽东女真原分三部,建州,海西,东海,三部之间并不团结,反而时常争斗,彼此内耗,在这样的情况下,女真人很难积聚力量和明朝对抗,谁知道建州女真部横空出世了一个努尔哈赤,征服建州,拳打海西,脚踢东海,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且建立了势力强劲的后金政权,开始掳掠辽东。
努尔哈赤没读过书,也没上过军校,但他却是个天赋异禀的军事奇才,从起兵以来,未尝一败,带领后金军队席卷辽东,明军丢盔弃甲,努尔哈赤如入无人之境,简直跟逛自己家后花园一样。
不过天才也怕高科技,骄傲自满的努尔哈赤在辽东宁远城(辽宁兴城)被袁崇焕从外国引进的红夷大炮轰了个底朝天,全军溃逃,死伤惨重。
这是努尔哈赤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也将会成为最后一次。
因为宁远之战的失利,努尔哈赤郁愤难平,竟然因此害了极为厉害的毒疽,很快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逝世了。
英雄气短,人生落幕,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挥手说再见,让我们祝愿,天堂,没有红夷大炮。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0e629fd32d743aca66779c6d185821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VaTE%2FIYQ17WzyowpdS3PI43bHGI%3D

(努尔哈赤)
而明朝由于宁远之战的胜利,不仅一扫之前战场上萎靡不振的阴霾,更鼓舞了士气,开始变得强硬起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位的后金第二任领导人皇太极,压力是十分巨大的。
并且,袁崇焕的出现,使得皇太极发现,曾经纵横天下,不可阻挡的后金军队,似乎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阻力。
明朝的京师,是在北京,而后金的京师,是在沈阳。
沈阳和北京之间,横亘着一个山海关。
想要覆灭明政权,就需要突破山海关,直捣北京城。
而如果想要突破山海关,就必须冲破从山海关经宁远到锦州的明军防线。
这条防线的负责人,正是袁崇焕。
事实证明,皇太极已经尽力了。
不是他不善于进攻,而是袁崇焕实在太善于防守了。
他曾经没日没夜地带着后金军队冲锋,也曾经出其不意的带兵偷袭,他斗过智,耍过心眼,拼过命,甚至搞过外交手段,但不管他怎么折腾,却始终突破不了袁崇焕这一关。
在战场上,隔着千军万马,人潮汹涌,皇太极曾经在战马上望向城头上的袁崇焕,袁崇焕也曾经低头向皇太极望去。
这一对乱世中的枭雄人物四目相接,但他们却无法搞懂对方究竟在想什么。
其实吧,不用猜也知道这俩人脑子里在想什么。
皇太极想的一定是:袁哥,求求你开门让我过去吧!
而袁崇焕的潜台词大概是:小样,有我在,你进不了山海关!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46bd10cebca4244903b2df318ceec0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2FCZn2iZOzbsi5V0qfc9cf2KSRfQ%3D

(山海关)
您还别说,有袁崇焕在的每一天,皇太极还真就进不了山海关,别说进山海关,我们可怜的皇太极同志就连山海关前的一块墙皮也啃不下来,逼得皇太极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借道蒙古,绕过山海关,从而直逼京师。
不过,即便是皇太极搞长途旅行,出其不意地搞偷袭,袁崇焕也很快反应过来,迅速班师回援,并且成功抵挡住了后金军队的进攻。
皇太极崩溃了,或者说,他已经无奈了。
袁崇焕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对手,是敌人,简直已经成了一张如影随形的狗皮膏药,成了他的梦魇。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皇太极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无法战争袁崇焕了。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历史不是电视剧,没有那么多出其不意的反转,有的,只是血淋淋的现实。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72b495f65584f238f6a8260c26d072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iHGwFJj6E7vIau%2BwRn%2B%2BF5U4hfw%3D

(袁崇焕)
不过,不同于他那只擅长领兵打仗的父亲,皇太极是个足智多谋且十分擅长阴谋论的人,堡垒虽然坚固,在外部或许拿它没有办法,但却往往容易从内部攻破,所以皇太极再次使用起了阴招,他大肆散布袁崇焕要投敌降金的消息,这使得原本就敏感多疑的崇祯皇帝立刻心生疑惑,很快撸掉了袁崇焕的一切职务,并将其凌迟处死。
原来,解决强敌的方法只不过是使用一招如此朴素的“反间计”这样简单。
不过即便皇太极借崇祯之手消灭掉了袁崇焕,直到他临死之际,他还是没有实现他定鼎中原的大愿,原因十分简单,因为皇太极并不单纯是一支开疆拓土的军队的指挥者,他还是后金政权的领导人,作为领导人,在发动战争的同时,他还需要分出很多精力来治理国家。
在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政权所面临的情况并不乐观,整个后金势力被蒙古,朝鲜,明朝所包围,而国内的政治矛盾和民生冲突也愈演愈烈,父亲努尔哈赤当年制定下的粗犷而野蛮的制度已经不适应当下环境的需要,整个后金政权急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打仗,只要在战场上勇敢起来,事情就成了一半,但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一件十分复杂且十分要求技术含量的事儿,所以名将常有,而明君却不常有。
打仗讲的是勇猛无前,而治国通常要斡旋在人情世故之中。
话说回来,其实皇太极在清朝皇帝序列中的地位,是比较尴尬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88d90c5af094065b973755d2a6c28d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voa3u75QY82kw1bKC4VMQzioqBY%3D

(顺治皇帝)
在他之前,是打赢萨尔浒之战,奠定了清朝基业的先驱者努尔哈赤,而在他之后,是入主中原,成为满清入关之后第一位皇帝的福临(顺治),被夹在中间的皇太极,往往成为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人物。
但即便历史没有给予皇太极公正的评价,我们翻阅史书,仍然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位帝王的雄才大略。
在辽东战场上扳倒袁崇焕,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之后,皇太极在国家内政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如讲究满汉一体,积极发展农业,完善朝廷机构,丰富军事建设,整合八旗子弟,弘扬文化教育等等,而皇太极进行这一系列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在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将后金政权转变大清政权。
从后金走向大清,这是皇太极的一小步,但却是女真人的一大步。
当年四处游牧,无组织无纪律的女真族人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屹立在辽东地区的强大政权,清朝。
从量变走向质变,从五线小县城走向一线大都市,看来,皇太极没有辜负父亲努尔哈赤的期望。
十分偶然的是,皇太极在华夏大地内外兼修的时候,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同样在缔造属于他自己的时代。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4a6755b0e5248cf8d9074115cc8050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pFjTC08%2FIKo8oh8c6BNtJIMoS14%3D

(古斯塔夫二世)
这位被誉为“近代战争之父”的古斯塔夫,开创了义务兵役制,并且组建了训练有素,能力出众的国家常备军,还统一了火炮的制式,提升了火炮的设计方式,甚至还建立了炮兵部队和后勤系统,最后,古斯塔夫更是惊为天人的开创了炮步骑联合作战战术,他的这些诸多改革,在不久之后便成为了欧洲诸国争相效仿的改革方针,而皇太极同时期对后金政权进行的改革,正和古斯塔夫交相辉映,不遑多让。
当年那个跟自己死磕,甚至在死磕中有点惺惺相惜的袁崇焕在临死之前,曾经慷慨激昂地留下了一首绝命诗: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而在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在终年励精图治的岁月中病逝后,时人苗君稷也为皇太极留下了这样一首诗评:

揽辔秋风听野歌,雄图开辟太宗多。
遥知王气归辽海,不战中原自倒戈。
同为旷世枭雄,袁崇焕和皇太极的命运,竟然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a781ab9b56b4d83b11575f9fb91202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384289&x-signature=psQlOrdrjEMvvWSSJBlCUwFcOP0%3D

(皇太极)
袁公的忠魂没能守护辽东,而皇太极入主中原,定鼎天下的夙愿,竟也倒在了满清入关的前一年。
未放心疑虑留清阙,不瞑目怅恨望明京。
在风中,在梦中,枭雄也罢,帝王也罢,不过一缕清风,觅不见踪。

uoghfdd3o1l6a3 发表于 2022-7-5 19:39:02

袁崇焕可惜了,一心为国。只能感慨明朝确实应该退出历史为舞台了。

nuzd1to1e9 发表于 2022-7-5 19:39:59

皇太极文武兼备,心胸开阔,古今少有,最后成就千古大业也是理所当然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皇太极:人狠心黑会治国,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文武全才,绝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