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z6xolpufxuxlt 发表于 2022-7-4 10:26:19

历史上,游本昌有哪些故事?

游本昌老师,著名演员、老艺术家、当代话剧表演艺术家、喜剧演员、济公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1986年版《济公》扮演者。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话说1986年春节,六集电视连续剧《济公》在上海电视台和杭州电视台同步播出,此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也因为演活了济公而声名远播,至今仍被观众念念不忘。事隔多年说起这段往事,游本昌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初他是怎样在无意之间忽然找到了饰演济公的感觉的。当时是四、五点就起来,到西湖边上去拍这个日出,拍完日出了自己在那儿休息了,就在西湖的三潭印月那儿、就在那儿休息,自己躺在那儿休息,导演叫了、一叫,好,拍,马上起来,因为穿好衣服了、化好妆了,鞋子也是济公的鞋,趿拉着、自己就跑,有个九曲桥、跑,就在这跑的过程中,自己突然感觉到这是我在看的小说里头巜济公传》小说里头描写济公的步态,踢踏、踢踏、踢踏,那个鞋不跟脚、又要快走,一下子就颠上了。突然就觉得,这就是济公的步态了,觉得人物在自个儿身上形成了、找着了。自己到了现场自己就跟导演说,自己说你看、济公就是这样,一走,他说对、对、对。这个时候人物内部外部形态都完成了。
1984年,游本昌五十一岁,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一名演员。在饰演济公之前,他在舞台上和影视剧当中已经塑造过七十九个角色,只不过这当中大多都是戏份不多的配角。从艺多年却没有塑造出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角色,那时候游本昌的心里多少感觉有些遗憾。说老实话,戏剧学院毕业快三十年了,还没有一部大角色,所谓的还没出头儿,好像是不走运,当时自己也确实觉得自己不走运。自己就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主演的形象,自己觉得我个头也不够高,形象也不够一个正面英雄人物的形象,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个“佐料演员”。别人条件好你可以演,就等于一个菜,你是鱼丶你是肉、肘子;自己是佐料、自己就是绿叶。其实,在游本昌的心里早就有过演一演济公的想法。
济公是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寺的和尚,在江浙一带一直流传着有关济公的种种传说。游本昌是江苏人,他从小就是听着济公的故事长大。那还是自己在六岁的时候,自己家里有两尊瓷的佛像,一尊是济公、一尊就是弥勒佛,所以都是喜兴的,所以每次放学回来就看。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江苏听过苏州的评话艺人、所谓“江南活济公”沈笑梅讲《济公传》,就特别地入迷,每一次放学都老要到书场去听一段,然后回来就学。那么小时候在上海也看过这个《济公传》的海派京剧,就是还是很感兴趣的,觉得这样的角色我适合演。1984年年底,杭州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决定把济公的故事搬上银屏。当时导演张戈听说游本昌想演济公、更了解他的演技一流,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游本昌。他们一看自己、跟自己聊了半天,看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喜剧的细胞、说话也不那么幽默、不像一个喜剧演员似的。后来他们就问,你对济公有什么想法呢,自己就给他学了一段,学了小时候说书的那一段,他们一看哦、行,可以了。1985年年初,游本昌来到杭州进入了《济公》剧组,那时候内地的电视剧拍摄刚刚起步,电视剧究竟应该怎么拍、怎么演,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济公的故事是以清代《济公传》等小说为蓝本改编而成的,如何把这个嬉笑怒骂、狂放不羁的传说人物演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游本昌没少费心思。这个本子一开始它不是一个喜剧结构的本子,自己是走着一条什么路呢,自己是把这个人物尽量搞得完美,就是创造一个喜剧角色、喜剧人物,这个人物很谐谑、很幽默,但是幽默、谐谑从哪里来呢,必须得创造,因为这些东西剧本里没有给你写得很现成的。自己说老实话,那个时候自己是每天睡眠基本上就是不超过四五个小时,都要看剧本、第二天拍什么戏自己要想,这个戏还可以怎么演。
僧衣不趁体,大小疙瘩接又续,破僧鞋只剩底。在开拍之前,游本昌反复阅读小说原著、牢牢记住了小说里对济公外形的描述,因此当服装师将一件干净完整的僧衣送到游本昌面前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开始了“破坏”工作。自己就挂在那儿、自己就看,哪儿扯一扯、哪儿再铰一铰,哪儿让它打一个补丁,这也是个创造,实际上是艺术创作。帽子也是这样的,扇子也是这样的、破蒲扇,后来用用就熟练起来、加工很快的,扇子一般拍一集到两集就得换,因为扇子实际上它已经是他(济公)的一个熟练的道具了,实际上是他的四肢的延长了,这个蒲扇可以做很多用处,挠痒痒、拍蚊子、掸掸灰等等,挠挠痒痒、以及代替手,来来来、走走走,都是变成自己的东西。
夸张而又不失分寸的肢体语言是游本昌表演的一大特色。当年拍摄《济公》这部电视剧时,导演就经常专门为他留出个人表演时间、让他即兴发挥。这段济公帮卖菜翁割瘤子的戏将近三分钟,济公的台词不超过三句,整段剧情完全是靠游本昌的动作来完成的。不用他的道具,用哑剧来代替,那么但是没有经过排练,导演他就把这个镜头开着,自己就这么演。既有哑剧手法,这个又是吸收咱们的戏曲的、戏曲是一个川剧《叶含嫣》,两个人眉目传情了,好像有一根线、一个丫鬟一拉,这样、这样,所以、这个就比较生动,就可以吸收过来用一下。擅于用形体动作来进行表演,源于游本昌大学时受过的科班训练。游本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当时研习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强调演员的表演应该从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两个方面去完成。正所谓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在这种表演思想的指导下,戏份再少的人物也应该有发挥的空间。没有台词不等于没有声音,自己曾经跟一个老农民睡在一个炕上,六十多岁、他就咳喘病,吵得自己睡不着觉,当时自己也不着急,但是自己就觉得农民是很艰苦的。自己就把这个用在这个角色里,它不是台词、它是咳嗽,上场之前、这么上场,然后喘气,然后贵妇人、她们有台词,她说着走自己就跟着走,舞台这边这有张凳子、石凳子,一看、哎呦太累了、要坐下,刚要坐下,手刚一沾这个石凳子、屁股刚要坐、还没挨上呢她又走了,又不能坐、又跟着走,这个是导演排出来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多么疲劳、多么需要休息,但是不得休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哑剧传入中国。“哑剧”一词源出于希腊语,原意是“模仿者”,是一种不使用台词而仅仅凭借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形式。形体动作正是哑剧的基本手段,不仅要求准确性和节奏性,还要求演员在模仿的同时体现出内心的表现力和诗的意蕴。哑剧的表演形式与游本昌擅长的形体动作表演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让游本昌对哑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演员这个行业是被动的职业,演员是被选择的对象,而且话剧又是个集体的艺术、是综合艺术,是灯、服、道、效、化,各部门的综合,灯光、服装、道具、效果、服装、化妆、布景等等,所以没有几十个人是不行的;而哑剧,一个人就行了,有哑剧演员就有哑剧,我往那儿一站、就可以演哑剧。
1983年,游本昌在上海举办了哑剧晚会,一人连演十一个节目,轰动一时。1984年,游本昌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哑剧《淋浴》,这是春晚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哑剧节目。观众的笑声和掌声证明了人们对哑剧这种表演形式的欢迎。这一回当游本昌饰演济公的时候,他干脆把哑剧的表现手法带到了电视剧中。这一段戏是一集剧本,名字就叫“戏弄公差”,自己就把这个“戏弄公差”把这一集完全变成哑剧。实际上他们的老师跟他们说,话剧创始人欧阳予倩老师说过,戏剧是两根支柱,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形体动作。现在我们看不到形体动作了,光有语言在那儿逗趣了,所以、也能让人笑,但是笑完就完了、完全靠语言了,这样跟相声就没什么区别了。你是戏啊,戏要有行动啊。其实,当时在剧组里游本昌不单单自己苦心琢磨各种表演手段,还时常调动其他同事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这出“济公狱中显神通”的戏,就是游本昌和和道具师思想碰撞的成果。这个怎么来体现他的神通呢,戴着手铐不自由、不好演戏,手铐怎么褪出来呢,你要用特技、不行,后来自己就想,南方有做糕团可以染颜色的、绿的,这个就跟现在吃菠菜面似的、绿的,自己就跟那个道具师商量,自己说能不能把这个手铐用这个糕团来做。道具师他说试试看。最后呢自己把它咬了,一咬、解开了、就拿手铐,结果就成了一个噱头了。《济公》作为一部神话剧,自然会涉及到很多法术、神通的情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影视制作条件还相对落后,这类情节无法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效果来实现,于是、大家想了很多妙趣横生的点子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比如说通报,没法通报怎么办呢,自己就想着这个跟那个录音机一样,有花、玉兰花,摘一朵玉兰花跟它说,刘老板、我来了,你怎么不让我进来,一吹。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简陋的情况之下想的一些办法、代替特技,这个里头它就很有趣味,所以这些东西以及这个怎么样子把他那个酒吸引过来,这都是正拍反放的,这个都是临时想办法。总而言之,不让它马马虎虎过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游本昌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