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过去的事—历史上那些勤俭的皇帝
勤俭兴邦,奢侈亡国。左丘明《左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我国历史上一共经历83个王朝,有名有姓的皇帝408位。作为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无上的荣耀与权势,应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我们看到,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能身体力行、勤劳思政、躬身节俭,实乃难能可贵。
一、汉文帝刘恒
https://p6-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a65f4a85586441c8437ec68900dde0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069712&x-signature=VbmQ1yPcJklq0wIjahiUesEa648%3D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在位23年间,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崇尚节俭,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安乐, 最终开启了“文景之治” 。
汉文帝在位期间,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到文帝后期,国库里的钱都用不完,甚至连串钱用的绳子都已经腐烂了,仓库中的粮食也装不下了,全都溢了出来。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
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依然穿着草鞋上殿办公。他的龙袍破了,就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穿。此间,文帝后宫嫔妃也是朴素服饰。他在遗诏中痛斥厚葬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一次,拟建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百金,乃中等人家十户之产,数目并不大,但汉文帝却以过奢而作罢。
不仅如此,到了春天的时候,汉文帝还亲自带着一些大臣们下地去耕种,皇后和宫女们也会做一些简单的采桑和养蚕工作。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注重简朴,被称为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二、汉光武帝刘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e4383a664584eed9905fa5f0761c5b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069712&x-signature=YC0Ds8%2BrTY70aOsyclATwoXMWe0%3D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十大名君之一。在位三十三年,坚持不懈推行仁政,践行勤政,实行俭政,成就了“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出身平民,当了皇帝后,不忘勤俭,带头厉行节约,反对奢侈。并把节俭上升为国家制度,使俭政成为与仁政、勤政、廉政并列的治国方略。
光武帝倡行俭政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把自己的个人消费支出大幅度减下来。
《后汉书》记载,光武帝身穿粗布做成的衣服,服饰没有华丽的色彩,不听格调低下的诸如郑国、卫国的靡靡之音,不把玩欣赏珠宝玉石等玩物。
据记载,“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光武帝对别人送给他的礼物,不私存私用,而是贡献给国家,不浪费,不闲置,让物有所用,物为国用。
刘秀的后宫嫔妃是比较少,后宫只有皇后、贵人有爵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斛。
东汉王朝建立之初,光武帝就下令:缩减上林苑专门为皇家游乐服务的官员,废除皇帝及朝廷游猎的制度安排。很快,在东汉初年的皇朝内外、全国上下,厉行节约已蔚然成风。出现了一大批勤俭治国的官员。
三、隋文帝杨坚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ae2720c62a74d90931c6b55f74eae3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069712&x-signature=sj9RMQSX5czWogwSx3I9OAm0S38%3D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公元604年),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当时社会富庶、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史称“开皇之治”。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589年,隋文帝杨坚实现了南北方的重新统一后,他总结前人经验,认识到勤俭是治国最重要的有效途径。
杨坚在位24年,史书说他“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他从不接受奢侈华贵礼品,衣服破了补后再穿。他进餐只有一个荤菜,绝不重肉。有司尝以布袋贮干姜,以毡袋进香料,他斥为奢侈。
杨坚倡导节俭爱民,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同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为了提倡节俭,形成风气,他还从法律上规定,对挥霍无度者,严惩不容。
杨坚的儿子杨俊,生活奢侈,被发现,勒令禁闭。大臣杨素认为罚得太重,他便质问大臣杨素,皇上和百姓只有一个法律,照你说来,为什么不另造皇子律?说得大臣杨素心服口服。
有一次,隋文帝身患痢疾,配些止痢药,需用一两胡椒粉,可是找遍了宫中上下都找不到。又一次,他到灾区视察,他拿着老百姓吃的糠给群臣看,痛苦地责备自己无德,表示今后膳食从简,不吃酒肉。
太陵是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合葬墓,这座隋朝开国君王的陵墓,远远不如秦汉皇陵的规模和其他开国皇帝的规模大。建陵开始,杨坚就告诫主管工程的大臣,一定要本着节俭的原则,不必随葬大批金银珠宝、稀奇古玩,一切从简。历代典籍均没有记载有关太陵随葬的例证,后历代军阀、土匪在太陵挖陵盗墓,均没有任何收获。
隋文帝节俭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扭转了南北朝以来奢侈浮靡的社会风尚。文帝晚年时,计天下之储积,可供五六十年之用,中央的太仓已经爆满,以致各地的义仓也难于承受。
四、宋太祖赵匡胤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78c5f37f67843efbb1ba222aba291f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069712&x-signature=GYLWjlaC3Ym6wiV5Zr4M%2BnAF8lk%3D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在中国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赵匡胤在位17年间,创业精勤,崇尚节俭,服用简朴。宋太祖穿的衣服,都是旧衣服,而且经常打了补丁,穿过了再洗,很少丢掉。这在古代皇帝中是非常罕见的。
当了皇帝的赵匡胤,很少喝酒,并严格约束自己。据记载,有次他半夜起床,突然想吃山羊肝,但犹豫了很久左思右想。左右问他:“如果皇帝需要什么东西,请告诉我们,我们去做就是了!”太祖说:“如果我吃了,每天都会有一只羊被杀!”结果,那晚他坚持不吃羊肝。
他的宫殿很也简朴,没有那么多绫罗绸缎,有些地方甚至用芦苇这类的装饰品。他的轿子经常是破的、旧的,其中有大臣劝他说,用黄金装饰一下轿子。太祖皇帝却说:“别说我的轿子用黄金装饰一下,我想把我的整个宫殿,用黄金装饰一下都能做得到,但是,我不能这样做。我身为皇帝,如果过得太奢华了,那百姓就没法生活了。”
赵匡胤要求子女、弟弟和朝中大臣都要生活节俭,不尚奢华。这连他的弟弟赵光义都看不下去了,劝他要穿得好一点,毕竟是一位皇帝。
赵匡胤的三女儿永宁公主,有一次,穿着一件用孔雀羽毛缝制的彩色锦缎的新外套。这件衣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非常漂亮。但是,赵匡胤看到后,对永宁公主说:“你赶快脱掉这件华丽的衣服,以后不要再穿了。作为天子的女儿不能如此奢侈,传扬出去,别人必然会效仿你。”永宁公主听了这番话后,衣着打扮就朴素起来。
宋太祖赵匡胤节俭为本的做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
五、明太祖朱元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1fb8844325b4664a2efbe917ec741e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069712&x-signature=qhTS874qAqTwgQZ6eNFFuSHG%2FEI%3D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在位期间,农民归耕,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等等。使得洪武时期,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在位31年,带头节俭,身体力行,教育人们说:“所谓节约者,非身先之,何以率下?”一次,他看到某官员衣着华贵,便问花了多少钱,官员答:“五百贯。”于是他责备说:五百贯,是农夫数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啊,只够你做件衣服,奢侈到如此地步,简直是糟蹋百姓财物!
有一年某个地区闹灾荒,朱元璋和他的后妃子孙们只吃蔬菜粝米,太监看到他吃的膳食还不如平民百姓,都为朱元璋感到难过。但朱元璋说,百姓遭灾,连这粝米都怕吃不上,我们怎么能因为身份不同就有特殊待遇?朱元璋不但不肯吃好米,还让人在宫里开辟出一块地来,用于种菜,由此,平时他自己所吃的菜蔬就解决了。
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洪武三年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此制衣服所遗,用缉为被,犹胜遗弃也。”
一次江南行省长官将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送给他,他大怒说:“这和孟昶的七宝溺器有何不同?”拒而不受。
朱元璋登基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并从自己身边“高干”开刀,尤其对于有恃无恐贪赃枉法的官员进行惩处。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六、宋武帝刘裕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2afffe790a24f5bacf32924b1be42e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2069712&x-signature=vgiFmTcxc517aKzVX3okTNBva3g%3D
宋武帝刘裕(363年-422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的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李贽更以"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刘裕。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苍陋,人道寄奴曾往。想当年,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词中的寄奴就是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寄奴是刘裕的小名。
刘裕在位虽然只有3年,但却是位明君。他关心农事,亲自耕地,崇尚节俭,不爱珍宝,不喜豪华,极少游宴,宫中不仅嫔妃少,而且嫔妃也无私藏。一次宁州官员献给朝廷琥珀枕,是无价之宝,他却不稀罕。后来听说琥珀能治疗伤口,他便命人将琥珀枕砸碎,分给将士们作治伤药。在征伐中获得美女姚氏,他虽然喜欢,但怕迷于美色而荒废政务,便毅然决然地将其送出宫去。
刘裕称帝入宫住处,还是用土屏风布灯笼麻绳拂。他的孙子后来还讥笑他是“乡巴佬”。他本人平时穿着也十分随便,连齿木屐普通裙帽。他还把他补缀多层的破袄给长女,并嘱咐她后代如有骄奢不知节俭的就拿给他们看看。他的女儿出嫁陪送也不给锦绣金玉。
刘裕还保存着自己少年时期使用的农具,用以教育后代使其知道耕种庄稼的艰难。
刘裕的这些作法不仅在当时消除了弊政,扭转了世风对其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他儿子文帝时期出现的兵车不用,民无外劳,粮食遍野,夜不闭户,家给人足,处处歌舞的“元嘉之治”就是证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