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y6ff2v7z 发表于 2022-6-21 15:12:17

“媒婆”父亲眼中的农村婚恋市场:有人被骗婚,有人倾家荡产


结婚半月后,妻子开始以回娘家为名屡次不与表哥同居,算下来一个月内新婚妻子居然有二十天不在家中。表叔有些疑心,打电话给亲家却得到对方也管不了的回复。

作者 | 从道若云

“往年春节前后新人家的高音喇叭响个不停,今年过年,街里啥声音都没有!”习惯了过年时喧闹的婚庆声,父亲有些难以适应冷清的街头。

故乡位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常寨村,不足200亩的土地上聚居着2000余名村民。寻常百姓的一生平平淡淡,罕有波澜。娶妻、生子、养育、养老程序化般在每一个村民身上上演。最近几年,这套程序又多了一项:给儿子成婚。

父亲在村里德高望重,每年秋天托父亲选定结婚吉日的年轻人络绎不绝。然而去年秋天,父亲没有为一对新人选定良辰吉日。登门拜托父亲留心适龄未婚女青年的人倒是一个接一个。

原因很简单,村里的剩男越来越多了。

骗婚悲剧

“东山头牛羊哞咩乱叫,我挪一步我心里头添一层愁!”年轻人结婚前一晚,豫剧《朝阳沟》的唱词便响彻四邻八乡。乡亲们通过这种方式提醒邻居自家的孩子结婚了,父母又完成一项“任务”。“响喇叭”便是村民口中子女结婚的代名词。

十年前的春节,是外出务工青年结婚的高峰期。那段时间,每隔一两天村里便会有一场婚礼,甚至一些“好日子”当天还会出现两场婚礼“撞车”的情况。前来道喜的亲朋好友们上午在这家吃完,下午又奔赴另外一场婚礼。腊月二十至大年初一,村里有十几场婚礼很正常。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cd42392637334fc1a8aed8c940e18b1d~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157175&x-signature=y6KJspyE5ZDHiPiSg4dCZhCnYEo%3D

表哥身高一米七三,在老家也算得上中等个子,可是因为自己沉默寡言,相亲时往往一张口便被对方淘汰了。

三年前,表哥的家人托媒人找到了邻镇上的一个女茬。这个女人曾经离婚3次,身边的孩子已经3岁了,170斤的体重足足比表哥重了50斤。见过面后,女方一口咬定就要嫁给表哥,这让表婶喜出望外。

表婶找村里的“先生”算了一卦,“先生”的话却让她有些担心:卦象上看,这门婚事要破财。“破财没事,还不比打光棍强?”前前后后相亲几次都没结果,见到曙光的她并不想放弃。

2015年6月份,表哥和女方第一次相见。7月份,二人成婚。在这之前,女方曾经要求表哥买一辆车记在自己的名下,在表哥父亲的坚决反对下作罢。

“‘大见面’花去一万一,彩礼十八万,两个媒人辛苦费四千。”婚礼那天,表叔算了一笔账,发现儿子结婚总计花费二十余万,相比于别人彩礼加买房花去五十万已是万幸。

然而,意外才刚刚开始。结婚半月后,妻子开始以回娘家为名屡次不与表哥同居,算下来一个月内新婚妻子居然有二十天不在家中。表叔有些疑心,打电话给亲家却得到对方也管不了的回复。

直到有一天,表哥接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你们离婚吧,我和她还相爱着。”仔细盘问之下表哥才知道妻子与前夫名义上离婚,实际上却是藕断丝连,深情依旧。事已至此,表哥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她骗婚的众多受害者之一,只求追回结婚时的十八万彩礼。

可是双方已经办理了结婚证,公安民警也无法帮助表哥追回彩礼。无奈之下,表哥把女方骗至家中限制其人身自由,半个月后女方父母才将十五万彩礼带来“赎回”女儿,剩下的三万元则全都打了水漂。

本来男性已经在村里婚姻市场居于弱势,遭遇骗婚之后表哥成为“二婚”户,更难寻觅到合适的对象。那次以后,表哥的心态逐渐变了。刚开始自己坚决不娶再婚妇女,随后要求对方离婚后不带孩子。现在,他觉得女方带不带孩子已经无所谓了。

然而,农村婚姻市场哪有供他选择的余地。“以前是人老实容易找到对象,现在是人越老实结婚难度越大。”表叔无奈地说。

镇卫计办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镇上30个村子结婚的新人只有89对,我所在的常寨村全年只有4对新人,村里目前30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却有20余人。

不过这不算最糟糕,镇上还有6个规模类似的村子全年没有1对新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50ba63bf47e84aca9f4cbe4d2f3aa104~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157175&x-signature=je4L3Ds5bnhFg2nxdk56eYtO9i0%3D

镇上2017年新婚及生育情况统计

女方市场

“十年前男方要求可高了,女方身高低于一米七的不见,离过婚的不见,父母不在世的不见。现在,刚好标准互换了,女方的要求比之前男方的还苛刻。”父亲摇着头说道,风水轮流转,媳妇娶不到。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树茁曾详细分析了人口普查信息,同时还对全国28个省(区、市)300多个行政村的性别失衡情况进行了田野调查。他判断出,2010年后,农村青年受“婚姻挤压”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预计将有10%-15%的男青年不能如期找到配偶。

他的判断,与奔波于乡间相亲现场的父亲看法一致。七年前,父亲带着村里一位青年去隔壁村相亲。女方要求男方身高必须在一米七五之上,父亲解释男孩身高刚好一米七五。

“那是穿鞋了吧,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七三。”女方的父亲一口咬定,还给父亲指了指大门背侧标红的刻度线:1.7米、1.71米、1.72米……父亲第一次遇见身高要求如此精确的女方家长。

2013年,父亲明显感觉村里说媒的工作不容易做了。他发现自己记下的适龄男性信息越来越多,女性信息越来越少。那年年末,他发现村里适龄男女的比例达到了4:1。这个差距,还在拉大。

“村里这一代男孩多,女孩明显不够了。”谈及这两年村里剩男越来越多的原因,父亲像社会学家般一语道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民为了不违反生育政策,孕妇怀上女孩多数选择流产。如今,村里失衡的性别天平与之有密切联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e32b2229996e430c9dec8f3c2c100b6e~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157175&x-signature=AOK3bEIvc3K76JV2NoOZPoHHi7w%3D

生男生女都一样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90ec1827d1254a70abf196022eb566ab~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157175&x-signature=etb55qQaX%2BEWt4igL3mpAUz5VZk%3D

常寨村虽处平原,耕地较广,但村民们忙碌一年每亩地收入不过两千余元,这还没有除去人工、肥料等前期投入成本。遇到灾年,收入骤降,养活一家五口颇显艰难。不少家庭男女老少全家赴外地务工,这其中一些女性嫁到市区再也不回来村子里了。

父亲说,目前村里年龄超过20周岁的未婚女青年1个都没有。但是年龄在25-30周岁之间的未婚男青年,他知道的便有10余个。

外嫁他乡的适龄女青年走了,余下的显得更为珍贵。

三叔家的大表哥,2008年结婚,当时彩礼不过花去5000元。加上新家装修、家具购置,一场婚礼下来不过花去一万五千元。现在,一万五千元只足以支付相亲情投意合时男方的定金。

2011年,村子里有一位适龄男青年结婚,他的父亲抵押宅基地从一户村民借得七万元彩礼钱,约定十年还清。父子二人七年来挣的钱只足以偿还当月的利息。眼看还款的最终期限将至,男子父亲去年却卧病在床。如果他和儿子不能在三年内还完贷款,届时家中四百多平方米的宅基地将易主他人。

不过,村里也有人颇为羡慕父子二人,“起码人家娶上媳妇了!”

三年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树茁撰文指出,农村青年结婚难的危机只是初现,更严峻的危机还未到来。

经济因素正成为相亲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将村里彩礼的涨幅用数学图像画出,那将得到明显的“J”型曲线。2008年,男方的彩礼普遍在五千元左右;2011年,数字上升到一万元,并且需要男方买一辆崭新的农用“三马”;

2013年,经媒人介绍的正常婚姻,男方要出七万元彩礼并买一辆十万元左右的轿车;2015年,女方普遍要求男方出十五万元彩礼,并且在县城有房有车。至此,小乡村里的一桩婚事要花去五十万元左右。这样的花费,村民需要不吃不喝25年才能攒够。

曾经,母以子贵的观念在村子里颇得人心。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母以子费,家以女贵。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冯骥才的这句话,正日渐成为村里剩男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附近的村子里,一次彩礼一夜返贫,因婚致贫、因婚致债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因为结婚,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已经成为村子发展的痼疾。在这里,婚姻正在阻碍年轻恋人的诗和远方。

路在何方

世纪之初,村里没有听过哪对新人相恋低于半年便结婚。现如今,男女双方同意之后,订婚、彩礼、结婚等程序只需半个月便可以走完。“现在订婚之后都很危险,结婚晚了说不定女方又出什么幺蛾子。”在父亲看来,闪婚是男方婚姻安全的第一步。

可是结婚就安全了吗?未必。因为婚前互相不了解,婚后家庭迅速出现裂痕的事例在村子里此起彼伏。离婚,日渐成为村子里的新时尚。女方离婚之后第二天便有媒人上门提亲,可是男方想再娶,首先需要跨越经济上的障碍。正常离婚,女方彩礼分文不退。

近两年,冀南、鲁西、豫北三地的“天价彩礼”新闻层出不穷。丈母娘的彩礼收受规则也流传成为顺口溜:“前四后八、五朵金花”(大货车前面有四个轮子,后面有八个轮子,订金四万、礼金八万,加起来刚好是一辆大货车的价钱。而五朵金花即为礼金要男方五万),“三斤三两”(百元大钞称重三斤三两作为彩礼,总额有十多万元),“万紫千红一片绿”(10000张5元,1000张百元大钞,至于绿色则为50元人民币,男方看着给,起步价就已经15万)。网友咂舌,可村子里真正上演着这些荒诞的现象。

高彩礼,在女性主导的农村婚姻市场上,正成为不少适龄男青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74478f88bc074121b87f83db6a9ba7cc~tplv-tt-large.jpeg?x-expires=1971157175&x-signature=taLi2PkMZM6vVCmLM2Ur%2BaYZcmk%3D

村里常年无人居住的老屋。为了儿子的彩礼钱,老人们也得背井离乡

2010年左右,这里流行配“阴婚”,即家庭会出钱为意外致死或者终生独身的男性买一具女性的尸体,寓意阴间的夫妻。尸体按照死亡时间、腐烂程度不同,价格也略有差距,但大多在七万元左右。

那段时间,送到附近火化厂的多是男性尸体,女性尸体多被家里拿去配“阴婚”了。即使政府严紧这种现象,但村民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地下交易屡禁不止。

最近两年,村里已经少有听到谁家配“阴婚”的消息。村里之前的阴婚介绍人说:“活人都娶不起了,死人更没人管了。”

【注】原标题为《活人都娶不起,死人更没人管了》,略有删减。本文写于2018年春节期间。

ugf7afflk1z1id 发表于 2022-6-21 15:12:49

有这么难吗?彩礼18万?还那么胖?卧槽,就算是今天,我在重庆也没有听说过这种事,这也太。。。。。。

李云 发表于 2022-6-21 15:12:54

坐标商丘宁陵,我们村没结婚的女孩子13个,男孩子82个

龙菊 发表于 2022-6-21 15:13:14

我河北辛集人,我村500多口人,适龄青年18个。彩礼可以去借,关健女孩太少了,

uxgpd2lg2ehtmt 发表于 2022-6-21 15:13:51

在为当初重男轻女还债!农村的女孩能够被生下来非常不容易,多要一点彩礼是应该的!

ub21c42j6z5q1j 发表于 2022-6-21 15:14:31

90年代生儿子的在村里也幸福了二十年了,生女儿的备受歧视,天道轮回,也该让生女儿的扬眉吐气一回了。试问苍天饶过谁?

uifyjd4fdzc0f0 发表于 2022-6-21 15:15:03

我一朋友表弟,商丘夏邑的。在郑州上班。找个女朋友要求郑州买房。首付40万,亲戚借遍准备凑首付,他给凑两万。结果,房还没买女方又提出不低于30万汽车一辆。吹了。钱也不借了。

ur41jlw7f7wgzj 发表于 2022-6-21 15:15:10

很奇怪,我身边只有大龄未婚的女孩子,没有找不到老婆的男孩子⛹

刘英 发表于 2022-6-21 15:15:35

我都快30了!照样不结婚,凑合的婚姻很可能离婚!男的不如在事业上多挣钱!

uvcsup8wfe98uc 发表于 2022-6-21 15:15:57

娶不到媳妇应该个人原因占很大,有能力健谈,那还需要相亲。我结婚时彩礼66666元,结婚当天媳妇直接带回来116666元,朋友介绍认识,恋爱一年,传说中彩礼严重的豫东农村。时间三年前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媒婆”父亲眼中的农村婚恋市场:有人被骗婚,有人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