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ozg6ttq610g0 发表于 2022-6-13 22:43:39

《我和我的父辈》亲情纽带,家国情怀

大家好,我是静观奇辨,闻所见闻,静其思。这次跟大家聊一聊《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和《长津湖》都是在2021.09.30上映的,或许都是希望借助国庆假期能刷新电影票房的新纪录,事实确实也是如此。


电影《长津湖》上映7天 ,总票房已经突破30亿,成为中国内地影史第13部票房破30亿的电影,目前已打破14项影史纪录。


同样的,《我和我的父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上映8天,总票房突破10亿元,成为中国内地影史第91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


两个电影都发生在四零五零年代,那是一段值得回忆的艰辛路程,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是一段飞速前进的激情岁月,也是我们的父辈、祖辈的青春岁月。


我也想走进他们的年代,来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生活,也能更加了解父母的成长环境,能找到更好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对话。


我们先从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说起,逐渐找回那段纯真又艰苦的记忆。


四个故事,四段人生


电影由四位导演分别执导一段故事,通过平凡的人生诠释当时那些为国家做出直接和间接贡献的平凡的人们。


《乘风》——牺牲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6d667501dcbd44dfa2bbd9bfcccdd9b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WAUyrwmMfZbwZu2oQTLlLPPI8W8%3D

第一个故事《乘风》,由吴京导演并主演,故事情节很紧凑,短片主要讲了冀中骑兵团团长马仁兴和他的儿子乘风在面对敌人时所做的抉择,这个深爱着儿子的父亲,在带着村里的老百姓战略性撤退时,面对即将来临的敌军包围,选择牺牲自己的儿子乘风和部分队员,换取了老百姓的生存。而乘风也临危不惧,即使身处在很大劣势的情况下,也勇于和日本侵略军火拼,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


给人深刻印象的还有马仁兴的战马大掌柜,这匹马曾经在战场的毒气中救了他一命,却没能救回他儿子乘风的命,大掌柜是父子俩人的纽带,后面大掌柜回来了,儿子没有回来。


还有一个细节很感动,马仁兴在得知儿子的死讯后,走到芦苇里面才哭了出来,在这个时候,他是一个失去儿子脆弱的父亲。


这个故事泪点与笑点交织,但让我们看到的是舍小家保大家的英雄气概。


《诗》——奉献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42a2d813f0cc4d2c9de0d24a851aaa9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9tGsagiQfyI0fzRi9MaiDiW1hvY%3D

第二个故事是由章子怡导演的《诗》片段。该片段讲述的是身为火箭燃料科研者的夫妻在燃料研究过程中丈夫意外去世,母亲努力隐瞒孩子们父亲去世的故事。


影片由一个生活化的长镜头开始,让孩子们玩耍嬉戏、上房钻洞,持续地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环境。而在叙事层面上,一家人吃饭时,父亲假打儿子、让母亲消气的细节,也让亲情在微观层面上的表现氛围得到了强化。当孩子们问父母他们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时候,父亲告诉孩子自己的工作是在天上写诗。


随后孩子们的嬉闹生活被爆炸声打断——房屋的积沙抖落,屋内摆设微微发颤暗示了爸爸的去世,面对儿子的发问,母亲只能说爸爸去远方工作了,并代替爸爸给小男孩写诗。但小男孩却在一场夜间的大雨中发现只有自己的爸爸没有回家帮忙,进而发现了爸爸去世的事实。大雨结束后母亲告诉孩子们,自己可能也会死。


当父亲为国捐躯之后,母亲不但要努力完成工作、实现父亲未竟的事业,同时还要像家里的顶梁柱一样,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这部影片整体呈现出浓浓的怀旧质感,温柔细腻,波澜不惊,但又内力十足。我相信,最后女儿实现了父亲的理想飞向太空的画面一定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这个故事更多从女性角度诠释时代背景下作为妻子、母亲、女性工作者的伟大奉献精神,她也代表着女性的光辉魅力,女性同样可以像男性一样奉献牺牲,为自己孩子做好榜样的力量。


《鸭先知》——敢为人先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35d10d174bc241b3973502d96194031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VDu35xclmcLmA2p4LiORPSGuPKI%3D

第三个故事是《鸭先知》,这个故事由徐峥导演,他一改前面沉重悲壮的风格,变得轻松诙谐起来,主要讲第一条参桂养荣酒的广告是怎么出现的。故事里父子俩在公交车上推销参桂养荣酒的那段真的特别有意思。影片在打打闹闹中展现了父子、夫妻、邻里、上司和职员等各种的关系和情感,让人看了觉得内心很温暖,不禁感叹这才是生活啊。


从大事件中找到小人物,从大情怀里找到小切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完成主旋律电影的宏大叙事。整个短片特点鲜明,别具一格,略微夸张的人物,配合舞台化的表演,辅之以妙趣横生的音乐和切入切出的转场方式,让这部作品具有了漫画般的质感。


他更多的刻画了当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展现出来的勇气和魄力,也正是这些人推着中国走向现在的繁荣与进步。


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让他们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的成功也吸引了很多后来者,他们也是时代的引领者,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者。


《少年行》——科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744ed2a563c743c9b7855de1dc58e23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rNlhksKMF%2BlH0xLxj5T1X4qpb5c%3D

第四个故事是《少年行》,讲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了完成实验从2050穿越回2021,遇见了一个小孩。小孩把他当做自己的爸爸,然后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最后回到2050,机器人才知道原来那个小孩就是设计自己的科学家。


沈腾代表的是未来派的父亲形象,意思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人父以后的样子,他会和孩子一起研究新兴事物,共同探索感兴趣的领域。
一个“无所不能”的父亲永远是孩子心目中的神,就像片子最后沈腾扮演的机器人父亲,毅然走进大海把溺水的儿子托举出水面一样,哪怕这是一个关于时空旅行的脚本,但它的价值观还是穿透了时间与空间,回到一个最为朴素的立场上——父辈的臂膀,永远是孩子起飞的平台。


那个时代的父辈是高大威武的!
那个时代的父辈是勇于担当的!
那个时代的父辈是勤劳朴实的!
那个时代的父辈是值得尊敬的!


所以我们也想进一步了解感受一下父辈们当时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那时的衣食住行是怎么样的。


穿越到四五十年代
50年代,百废待兴。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朴素简单如当时一首民谣所说:“四个兜的中山装,小米高粱吃得香,几户人家一个庄,走亲访友靠步量。”


革命的激情,心中的理想,引领着50年代人们的生活,他们工作繁杂但没有怨言,生活清苦但没有牢骚,遇到困难也不气馁。虽然他们曾经砸掉家里的铁锅去大炼钢铁,虽然他们曾经误以为粮食亩产几十万斤,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无可厚非。


直到现在还有人怀念:50年代,多单纯啊!


中山装流行起来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衣服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流行西装和中山装。


50年代以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几十年。男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装,不再穿长袍马褂。那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个时代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444db9e26ce2417687ea338caf5e4b0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EIUMGy0pCHQVoAeG%2B5KI8UcaTgc%3D

中山装作为男士最时髦的服饰,就跟现在我们男士穿的西装差不多,重要的场合都会选择的服饰。


那女性的服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南京有童谣唱到:一进堂屋亮堂堂,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子穿的“列宁装”。


“列宁装”开始本是男装上衣,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穿上“列宁装”这种公认的“苏式”衣服,显得既形式新颖又思想进步,“列宁装”一时成为很多女性的典型服式。


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


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曾是“列宁装”的模特,劳模的示范,带动了时代的风尚潮流。 美中不足的是,当时“列宁装”可供挑选的颜色并不多,清一色的蓝、灰、黑,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


“列宁装”穿在叶琳琅饰演的女特务王曼丽身上,更让人难忘。


在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反特片《铁道卫士》中,叶琳琅扮演的特务王曼丽是一个潜伏的女特务,“列宁装”,直发型,单布鞋,而并不是观众印象中女特务常有的花旗袍、烫发头和高跟鞋,难怪观众印象深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0ee79b99e9b345858865654d0fecf1cc~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iF3%2Be26z%2FRU0P2JxO7yvr7s4ziE%3D

百姓服饰


1953年,由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在内的一整套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体系形成,老百姓的穿衣吃饭选择性并不多,所以老百姓着装简单朴素。


年岁大的人衣着不必讲究,多半不添置新衣,省下布票给年轻人用。一家几个孩子,总是只给老大添置新衣。老大穿的旧衣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再给老三穿……衣服破了是不会丢弃的,补了又补,穿了又穿;以致补丁垒补丁是常见的事,不以为怪。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400bab216e104db2ba80751f07c7f81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UTPB2T7p9O10sFG%2FExww9Kw6Zvg%3D

从记事之日起,就没断过补丁衣服。个子长高了,裤脚短了,就续上一节;找不到同色布,常续成两种不同颜色。一条裤子着力处起毛了,快要破了,赶紧补上三个大补丁:两膝处两个,屁股上一个。裁缝店也代人补补丁。因为真正去做新衣服的人并不多;以大改小,以旧翻新,续裤脚,补补丁,他们都做。


这也是咱们父辈们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直到我们农村的父辈们六零年代依然还是如此,可能城里面的人生活会好一些,因为我爸妈也经常会说他们小时候穿的都是破很多窟窿的衣服,能盖住就不错了,谁还去想有补丁丢不丢人呢。


再看现在的人们,好多衣服穿几次就扔掉,有的甚至以购物排解生活压力,感觉真的是极大的浪费。


发行粮票开启“票证时代”


1953年10月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


票据正式通用在1955年,是以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为标志的。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进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较大的厂矿、学校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从此,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极为少见。


50年代粮票的出现,标志着后来整整实行了40年的商品票证制度的开始,小小粮票,曾陪伴了我们的父辈们。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0256f529fd774c69b19b6fe156192c3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OBd3Do4coK1SBAYDQKAvWH9g8mk%3D

后来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


相信大家对那段历史也有所知晓,我就用一段民谣带大家感受一下。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当然说到吃,我们回想在相对贫瘠的年代我们的父辈怎么填饱肚子的,因为那个年代的父母都非常节俭。


只有贫困和饥饿,基本上没什么可吃的,主餐也多半是土豆、红薯、玉米、杂豆、南瓜等杂粮,上面说到的江米条,豌豆黄,地瓜干等基本上也都属于当时的主食类食品,只是把粗粮作了一些加工而己。


生活在五六十年代能吃上一餐大米饭己是很不错了,差不多十天半个月才能尝到一点晕腥,所以那时候的小孩最企盼的是过年过节,因为可以吃上一点肉,家境好的还能置上新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个时候的小孩基本上七八岁就会自己生火做饭了,十来岁就能上山砍柴和带更小的孩子,十五六岁基本就被当成人看待而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当然也有很多快乐的回忆,如男孩打弹弓、掏鸟窝、摸鱼捞虾、拾野菌、摘野菜,女孩跳皮筋、钩花帘、打毛线、缝衣服、玩过家家等等,那个年代大部分的人就是这样过来的。


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一辈们说没得吃,好多人都是吃树皮为生,这个树皮是榆树皮。


人们经常会把它当成面粉来使用,做成面食。


它的颜色呈灰色,口感和我们普通面粉做出来的,还是会有些许的差异。不过还是可以吃,毕竟在战乱吃不饱的时候,你完全是没得挑的。


当时我的老家就有有一颗榆树,小时候我曾多次试图爬上墙头想尝一尝是不是甜的,是不是很好吃?(最终也没吃)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9c3183450c6a4c4695261aba8f4653ac~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cQ0LaPRIxWZeJvIdMNdGMAhdjfQ%3D

有了粮票就用粮票买东西,但是很多时候根本买不到粮食,即使能买到,也都是发霉的,或者有老鼠屎的,虽然难以下咽但是为了生存还是要勉强吃下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a065b371b1af4896a86a37961bdb21d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98N9jVFDnk8eFJ8QjgTihwVi5Ao%3D

米面都这么难吃到,更别说猪肉了。平时根本别想有猪肉粮票,猪肉那都是要等到逢年过节才可以有卖的,即使有卖,如果你排队排不上仍然没得吃。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aff858433bd147aab7d795be7e5b95a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2BDsXRH4q4gjEf5W2zPWsG%2FaL7xQ%3D

到了冬天, 蔬菜少,以青菜萝卜为主,以腌菜为主。入冬以后,各家各户乃至食堂,都要腌菜。高杆白菜上市的时候,人们便整板车整担地买来,晾晒在竿子上、墙头上、屋面上,青青白白,整整齐齐,很好看。晒软洗净以后,就可以腌了。腌菜用的是大缸,男人赤了脚进去踩。一层层铺菜一层层踩实(也有人间杂萝卜于其中),最后将准备好的青石压在上面。便是全家人一个冬天的用菜了。


下面这张图片让我想起的我的小时候,每次去舅奶奶家里,经常看到她在手工做挂面,就是这样晾在外面,然后收起来再卖掉。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0f75697f78434ce285f6e3efb8c43ef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494104&x-signature=106rVJIaT2RbTlLynlotGusRomI%3D

平时,小县城里也没什么糕点甜食供应,最常见的是“香蕉酥”。逢年过节倒有一些应景的副食品,如端午的绿豆糕,中秋的月饼。也是发放票证、凭证供应。除凭票买糖外,病人还可以凭医生证明购买二两红糖或砂糖。因此有的人没病也去看“病”,只是想买二两糖。


这样的生活即使家庭背景好一些的依然会因为人口多而吃不饱饭,这在当时太普遍了。


交通原始,只靠腿走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这则幽默小文的第一句,也是50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交通工具的真实写照。


干部下乡,徒步;学生上学,徒步;走亲访友,徒步;迁徙搬家,更是徒步。那时候的人特别能走路,一天走上六七十里不在话下。
县城无公交,更无出租车。只有帮人运送行李物品的挑夫,和拉板车的工人。及至三轮车、“达雅机”出现,已经是后来的事情。
还有“鸡公车”——乡间常用的一种独轮车,既是运输工具,也可用作交通工具。小时候在榔桥,经常看见从县城来的车队,一行十个八个,“吱吱呀呀”,觉得很壮观。车子系质地紧密的木料制作,大大小小的榫头结构而成。一实心木轮,上面锒裹着铁片;用长了,铁片磨得雪亮。


最前端还有一个很小的轮子,谓之“鸡公嘴”,是过沟过坎时临时作过渡支撑用;也可以穿起绳索由人在前方拉动,上坡时帮助前行。推车人在后面把握两边的车柄把手,同时掌握平衡,用腰上的力推动车子。很讲究技巧。


中间有隆起的木结构“隔断”,将车分为两半,是承载重物的地方。可以将要运输的东西,如几袋稻谷,数根木料,砖瓦石灰,柴禾家具,捆绑牢定。也可以载人。人坐在上面,斜斜地依靠在“隔断”上(一般须垫上被子)。脚力不济的老人小孩,走亲戚的小媳妇,常坐这种“鸡公车”。我多次见过,觉得很有风味。也有人说,这就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恐怕是穿凿附会。


这种种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拖住了我们人们的脚步,让他们无法满足充饥的需要,更无法想想未来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但就这样,我们的父辈苦尽甘来,走过来了,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映射自己


作为八零后的我们,我们的父母是出生在六零年代,我们的祖辈正好将青春岁月留在了这个年代,虽然我没有亲自经历这段历史,但是从小就听父母在耳边经常提起那段故事,更巧的是我的舅姥爷(妈妈的爸爸)曾上过战场,当时只有十几岁,因为被日本鬼子打掉了胳膊,所以才能幸存下来,具体我不知道是不是参加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但是也是很惨烈的。


小时候每次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看舅奶奶和舅姥爷,我看到只有一只手的姥爷还是有些害怕。因为没有见过,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不敢摸姥爷胳膊。妈妈家里没有了主要劳动力,而且后来舅奶奶又生了好多孩子,(我妈妈兄弟姐妹八个),整个家庭都是我舅奶奶一个人撑起来,绝对称得上当时的女强人。


现在我还是很敬佩我的舅奶奶。舅奶奶曾是地主家里的小姐,平时生活起居都是有人照顾,后来在媒婆的说和下,与我舅姥爷结成夫妻,没过多久,面对自己丈夫打仗失去了手臂,家里所有的生活全部只能靠着舅奶奶一个人。更让人骄傲的是她还把我大舅培养成了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这在当时的十里八乡真的是头一个,我大舅现在都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了。


这是当时让我们后辈为之骄傲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值得舅奶奶骄傲的事,因为后来每次过年我们去看望,舅奶奶其他事基本都不记得了,但是唯独我大舅上学的故事总能说的头头是道。(舅奶奶已于2019年八月初八去世,享年96岁)


再有就是把自己的八个孩子抚养长大,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在艰苦的生活中自己烙煎饼、做挂面、炸油条、生活上那是绝对的能手。


然而传到我们这一代很多传统的手工艺都渐渐消失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不断倡导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之根,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其中,成为传承工艺的一份子。


国潮也是现在年轻消费群推向市场的产物,这是让很多人高兴的事情,说明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并深深喜欢上她,这样文化才能长久。


因为祖辈身上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影响着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同样是吃苦受累的一辈,从小到大父母时刻教会我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我和弟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只是他们用最单纯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爱,每次回想起来他们在地里耕作的场景,总是留下心疼的眼泪,包括现在作为我们已经迈入中年的行列,但是父母还在为了帮助我们照顾孩子而奔波,想来惭愧,我们并没有给到他们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这也是隐藏我内心最难以表达的痛,无奈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知道生活中的你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受,期待翻身,期待能创出事业,期待能给亲人更好的生活,但有时却找不到出口,不知道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幸运的事,现在我开始在努力寻找,目标在一点点明确,相信坚持的力量终能改变。


写在结尾


我们的长辈是民族传统的承上启下者,也可以形象称为“民族传统的名片”——生动鲜活的名片。
其实,长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他们的长辈。他们是后辈。后辈继承了前辈的基因,包括生理的与文化的,而后世代绵延、衍化、丰富、淬炼,就成为融入民族血液、任何力量也难摧毁的魂。
我们这个民族是勤劳的。祖父是个纯粹的农民,互到生命走到尽头的头一天,他还在用残存的力量平整院子里的菜畦。他说不出更多的道理,一句祖先留下来的“人勤地不懒”说了多少年。对此叔叔曾和祖父有过无数次的争论,他认为,光有勤奋远远不够,尤其是不能只是单纯地强调刻苦用功,最重要的是要把劲儿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要讲究用力的方法。凭着这股精神,他把自己的工作千得有声有色。


此刻,重新思考父辈的话,觉得他们的主张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用力、方法、效率,其实构成了勤奋的三个支点。


我们这个民族是讲诚信的。“要诚实,不说谎”,妈妈从小就这样教育我;“言必信,行必果”,爸爸多次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曾多少次因为说真话受到老师的表扬,也曾多少次因为不想说违心的话而与同学伙伴关系紧张;我曾多少次为了承诺而付出了卓绝的努力,也曾多少次为了诺言而让自己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历练。


我骄傲,我无悔,先辈的血液旱已化为我一言一行的坐标,永不易革。
我们这个民族是讲和谐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说的是家庭内父子兄弟之间相处的和谐,父母、叔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认真地实践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是邻里、乡党各成员之间相处的和谐,母亲、姑姑,她们用自己的笑容演绎着。“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则说的是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叔叔、阿姨以及更多的长辈在默默地为我们示范着。
长辈们对传统有着各自的理解,传统在他们身上有着不尽相同的呈现。世代相传,传统也在变,变得更加灵动,更有生命力。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长辈,到那时,我们会成为令后辈骄傲自豪的名片吗?相信我们也可以。


最后用四句话结尾,总结父辈,勉励自己,也希望能激励你们。


战争年代,保护家园,舍身为国。
建设时期,勇于奉献,无怨无悔。
经济时代,大胆创新,追求卓越。
科技时代,无畏失败,踏浪前行。


全文完,我是静观奇辨,观后有感就点赞,评论,关注或转发吧,多谢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和我的父辈》亲情纽带,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