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zg44e779 发表于 2022-6-11 19:22:34

种粮大户的麦收季:每天喝6斤水,90亩地全家7口人齐上阵

6月的济南是炽热的,直射的阳光穿过云层,将长清区孝里街道马庄村的麦田晒得澄黄。这个有着百余户常住居民的村庄,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便是小麦和玉米,每年此时正是最忙碌的麦收时节。对于承包了90余亩地的“种粮大户”朱星泉来说更是如此,全家7口人上阵过麦收是再常见不过的光景。这个6月,他要经历忙碌且喜悦的丰收、播种环节。
麦农承包90亩地种小麦,每年6月全家齐上阵
6月6日上午10点,高悬的艳阳晒得人皮肤发紧,长清区孝里街道马庄村的麦农朱星泉正站在自家收割完的麦田旁,手持爬犁翻腾着刚收割下不久的麦子。他的皮肤黝黑,头发有些花白,干起活来却丝毫不懈怠,一下下卖力地挥舞着爬犁,让每颗麦粒都能均匀地晒干。微风吹拂,将麦粒中夹杂的秸秆吹散。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83ca4b307a3c4657b8b146e61f8f191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309634&x-signature=q1nORkn2qWn2wqCeYgIvOCHY6yE%3D

“一上午已经喝了三四壶水了,天太热,光出汗。”见有人来访,朱星泉停下手里的活,拿起水壶“吨吨”地往口中灌水,最近几天他每日能喝掉五六斤水。今年58岁的朱星泉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不到20岁便已跟随父母下地料理农活。在朱星泉印象里,马庄村的土地每年只种两种农作物——小麦与玉米。这两种最接地气的粮食,是村里朴实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
自2004年,“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明确后,朱星泉开始陆续承包村内其他村民的土地,如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到90余亩地。“现在不少小年轻都不下地务农了,家里的地也空着,我说你们不种我就包了来种。”
朱星泉笑着说,他家里都是实打实的农民,自己这些年唯一掌握的技术也正是种植。如今,家里上上下下共7口人,每年6月都是全家人的麦收时节。“90亩地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现在我对象、儿子和儿媳妇也得帮忙,每年都是这会儿忙。”
小麦亩产近千斤,麦农提前腾出粮仓存放粮食
种植快40年,朱星泉日复一日地起早贪黑,他勤劳的模样正是广大农民浓缩的身影。种植小麦后需要浇灌三次水,购买好肥料施肥,还要想办法避免病虫害、抗倒伏……在极为悉心的照料下,麦子才能在6月迎来丰收,朱星泉的麦田一亩地能收900余斤的麦子。“按90来亩算,每年光麦子能收8万多斤”,朱星泉说,庄稼人就是看天吃饭的。
今年马庄村的麦收在6月1日开始,开始前,朱星泉已经提前10多天用手机查看天气预报。初夏遇到雨水颇为正常,让麦农最担心的还是突如其来的大风和极端天气。“前年6月下了一场雹子,冲了我300多斤的麦子。”回忆起之前的“天灾”,朱星泉的脸上依旧透着不少心疼。“我还有20亩地没收完,明天必须都得弄完。”朱星泉说,天气预报说济南即将迎来强对流天气,在那之前麦子需要完成晾晒和收割工作。
朱星泉介绍,如今小麦每斤的收购价格为1.49元,每亩地的收成在1300元上下,抛除人工、水电以及“大头”承包费用后,90亩地8万多斤小麦的收入在3万元上下。今年他打算先卖掉5万斤小麦,剩余的部分存到自己的粮仓内,等到2022年的年底再对外销售。
边说着,朱星泉带新黄河记者看了他的粮仓。在自家的果园内,朱星泉将一间水泥房作为存放粮食的储存点。为避免房子泛潮导致麦子发霉,他特意在墙壁上铺上了厚厚的塑料布。同时,细心的朱星泉还对墙壁边的小漏洞进行封堵,防止自己辛苦种植的麦子被老鼠惦记。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8922f2938f642f6908efa29ffb8d9f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309634&x-signature=tQO1yxOoqA4EWnjbj%2BIhhbMNVwI%3D

农用机具一应俱全,机械取代人力带来“幸福感”
在朱星泉的果园里,除了专门储存粮食搭建的粮仓,还有各式各样的农机具,包括东风DF950大型耕地机、30号播种机、手扶微耕机、时风旋耕机……这些年,现代化农业的进步过程中,让朱星泉等农民感受最大的,就是农机具升级带来的产量提升和效率提高。
“最早的时候都用镰刀割,过麦一共10来天,忙不过来还得雇人。”朱星泉回忆说,早年没有收割机时大家弯腰在地里干一天,直起腰来都费劲。机械陆续取代手割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庞然大物突然出现在了庄稼地里,一台机器一上午能干十几个人的活。“太方便了。要放在之前我90亩地1个月都割不完,现在一天就能收40亩地,还比手工割的干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771cd44d2384c6f9002d4488288136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309634&x-signature=5jHLAGoaJQOUroiccY087U45i9Q%3D

朱星泉说,每年的6月都是丰收与播种并存的季节,收完麦子种玉米,二者需要同步进行。“现在上午收割完了,下午我就开着播种机再来下种子,我的地已经播了不少玉米种了,还有20亩没播,全播完了也不怕下雨了。”他介绍,机器撒种比人工更为精妙,机械播种的成活率远大于人工播种。
中午11点时,朱星泉开始陆续将晾晒好的麦种铲到三轮车上。丰收的麦种在车斗里堆出小山的形状,这些麦种将由家人帮忙打包。换做从前,朱星泉肯定需要帮忙,如今他还购买了自动打捆机,只需要将麦种送进机器里,就会打捆装包,节省下了大量人力。
将粮食安全、增产放心头,麦农期待下一次大丰收
朱星泉所居住的长清区孝里街道马庄村,如今有百余户常住居民,共计400余亩种植用地。距离朱星泉的麦田10几公里外的崭新楼房,就是他们一家的新住所。“前两年都搬到楼上去住了,生活条件也好了,现在庄里种地的主要是我们这些包了地的。”朱星泉说,尽管现在生活条件比之前好了很多,他也没想过放下庄稼转行做其他工作,“种了一辈子地了,现在政策也好,不想放下老本行。”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到,要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吨半粮”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生产能力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事实上,从事粮食种植38年来,朱星泉和其他种植户一直在寻求更安全、产量高、口感又好的麦种。从鲁麦22号到山农27号再到如今能够增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朱星泉的小麦摸索之路从未停歇。对于朴实的庄稼人而言,最喜悦的事莫过于在6月的艳阳天里翻着饱满的麦种,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再将一袋袋丰收的夏粮销售给收购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23d2a871e5348edb8ea5a50a6cd167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309634&x-signature=V1gcZx0Mwq%2FbBg7Lm%2FDXV7pJtrk%3D

正午时分,朱星泉骑上满载麦种的三轮车向家的方向驶去。已收割完的麦田里散落着粉碎后的小麦秸秆,它们沉淀在田间地头,成为粮食种植的天然养分,滋养着下一次的大丰收……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孟天宇 丁国彬 陈元昊 编辑:孙菲菲

ucszrttrs5mr65 发表于 2022-6-11 19:23:11

农民的辛苦能换来多少欢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粮大户的麦收季:每天喝6斤水,90亩地全家7口人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