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于潇湉: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故事永远值得书写|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7MkILRE0gdY7T~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296899&x-signature=OCAyvMEbll4E3lkhQmBgD%2Bf9o6w%3D童心飞扬
最近重温了动画片《小鹿斑比》。80多年的老片了,一点霉味都没有,也不过时。尽管是重温,还是感觉新鲜,感动得不行。
斑比来到这世上,和其他好朋友一起无忧无虑生活在森林里。鹿妈妈不久牺牲在猎人的枪下,斑比和父亲相依为命。到了恋爱的季节,它参加决斗,大获全胜。秋天来临,森林燃起大火,在父亲的鼓励下,斑比勇敢跃入瀑布。
这影片讲述了一只小鹿所经历的欢喜与忧伤,克服困难茁壮成长的故事。当猎枪闯入家园,只有爱和勇气是抚平伤痕的力量。影片中对森林和谐的处理很生动,那种处处有爱的寓意能击中很多观众心中柔软的部分。
经典动画作品是可以经受不同年代观众考验的。爱看的人不只是儿童。那些灵感迸发的细节,那些人类优秀品质——天真、善良、勇敢、活泼,乐于助人、嫉恶如仇、不屈不挠等等,总能得到热情讴歌和赞颂,荡涤人的心胸。读者和观众总能从中感受到爱和责任、人生的意义。成功的作品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经典作品带给人一幅幅别致的生活图景,一个个陌生的“平行世界”,那是不同创作者看到和构建的世界,借由屏幕书籍,更多人群和个体获得了心灵的交流、行动的鼓舞、文明的提升。
(刘功虎)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7MkIMrCfFkeUR~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296899&x-signature=NoW4l%2B96BbLgPLZZe4jdKvWRc9E%3D
人物介绍:
于潇湉,生于1982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青岛市文联第二、三批签约作家。代表作品有《深蓝色的七千米》《你在冰原》《鲸鱼是楼下的海》等。作品曾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丝路书香工程等,曾获桂冠童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青铜葵花小说奖、山东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等奖项。
2022年4月发布的“中国好书”,儿童文学作品《冷湖上的拥抱》入选。同时,此书还上榜《中华读书报》春季书单之童书30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月度优秀畅销书、腾讯新闻华文好书月度好书人气图书等。
这部作品以中国石油工业史为背景,是一部“严肃”的儿童文学作品。该书作者、青年作家于潇湉表示:“严肃文学未必就不能深入人心,只要写得好,还是可以打动儿童。”长江日报读+上周采访了于潇湉,请她与我们聊聊创作的故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7MkINyGRkSrnZ~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0296899&x-signature=Wu7mL%2BkgHrw6E4CeTHTsU6cwhJ8%3D
《冷湖上的拥抱》
于潇湉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宏大叙事与儿童文学结合
《冷湖上的拥抱》写的是一个重组家庭孩子的故事。
主人公孟海云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里,跟着妈妈长大。因为妈妈意外离世,她离开了海南,来到完全陌生的敦煌七里镇,来到已有新家庭的爸爸身边。孟海云结识了杜亦茗和余君影二位挚友,三位女孩陪伴孟海云的爷爷走进了柴达木,走向了昆仑山,登上了英雄岭。他们重走的是当年的石油奋斗之路,重温的是第一代石油人牺牲奉献的开发勘探的事迹,感受的是几代石油人默默无闻背后的荣光与坚定不移的信念。
“我们经常看到成人的付出,那么孩子呢?”于潇湉认为不能忽略石油人家庭中的孩子们,并且,这也是以新时代少年的视角看中国石油工业史,少年的心灵成长史也巧妙地与之交融在一起。
为此,她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采访工作,多次前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井——青海的狮20井,体验一名石油人的生活,采访石油人的生活轨迹、心灵历程;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包括孟海云等小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迹可循,有原型可考。
这不是于潇湉第一次将宏大叙事和儿童文学结合。2019年出版的《深蓝色的七千米》是中国首部“蛟龙”号主题小说,背景是我国的海洋深潜事业;2021年出版的《你在冰原》根据真实事件创作,描写了“雪龙”号,背景是我国的极地事业。
“冷湖”不是什么温柔之地
小说封面是一个孩子拥人入怀,因为是儿童小说,所以书名“冷湖”二字显得很“温柔”。
事实上,“冷湖”不是什么“温柔”之地,蒙古语称之为“呼通诺尔湖”,意为异常冰冷的湖水。它位于青藏高原上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平均海拔2800米,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有900多公里,该地常年寒冷多风,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有着规模宏大、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
科幻作家刘慈欣也到过此地,说“毫不怀疑自己真的置身火星的环境中”。
自1955年起,中国地质部5个石油普查大队经过3年勘探,在这个“火星”上找到256个可能储油的构造,发现了以青海冷湖、四川龙女寺为代表的一批新油田。自此,冷湖油田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油区之一。
此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各族儿女汇集于此,这座因石油而建的小镇逐渐繁荣,医院、学校、电影院、商店、书店、粮站、邮局、银行等一应俱全。根据资料记载,冷湖最繁华时,人口达10万人之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冷湖油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访谈】
写作之前要酝酿三四年 直至“胚胎”长成孩子的雏形
读+:这本小说里有大量地方特色,比如“沙尘假”“油娃”“黄龙”等,书里还有大量石油人才知道的历史及工作场景,这些细节是怎么完善的?
于潇湉:是采访及闲聊知道的生活细节,书中人物所住的“七里镇”,还有书名中的“冷湖”,这些地名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全都去过。七里镇不大,我花了两个小时就把镇子都走了一遍,主角们生活的场景,我是一定要记在心里的。成稿花了我半年时间,写作里最难的部分是涉及石油知识的时候,我一边啃资料一边把知识融入到情节里,因为我知道对于石油工人来说,知识和技术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我要把科技感也体现出来,必须掌握知识,而不是泛泛地写。
读+:为何要把主人公孟海云设定为是妈妈不在了、重组家庭中的小孩?
于潇湉:我当时想写一个和原生家庭关系并不好,带着疏远和排斥慢慢转变和接受新生活的角色,我想,这样的视角在心理和故事冲突上更有看点。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真实的原型就是一个感觉不幸福的女孩儿,被原生家庭疏忽甚至说冷暴力,是我当时去青海油田附属中学采访时遇见的一个女孩儿。当时她一直在哭,她思念爷爷,想放假攒点钱去看爷爷。我实地探访时感觉到,现实中的油田工人家庭里,子女和父母之间一直存在着若隐若现的情感鸿沟,很难说他们“可怜”,只能说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不如意。但是,我想在故事里弥补这道鸿沟。
读+:你的作品一部一部写下来,不光读者认可度很高,还获得过多项大奖,平时写作状态、写作频率是怎样的?
于潇湉:其实我写得很慢,一般来说,每天只能写几百字,一年也就能写一个长篇而已。但我想写得慢一点,每个字、每个句子都是想清楚了再落笔,不然我过不去自己心里这关。一般写作之前我可能要花三四年时间,把素材搁在心里,反复拿出来看,看看这个素材还能不能打动我,还有没有新的素材加入进来。等到这个“胚胎”长成孩子的雏形,这时候,就可以动笔了。
了解、叛逆、回归,对父辈的情感是永恒的
读+:回顾你之前的儿童文学作品,《深蓝色的七千米》的背景是我国的海洋深潜事业,《你在冰原》的背景是我国的极地事业等等,这本书里也出现了“鲸”的梦境,为什么你的作品里那么多海洋元素?
于潇湉:我实在是太喜欢海洋了,我的灵魂可能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所以我写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大多跟海洋有关系。第一次这样创作是在2018年,我觉得极地、深海,都会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但这些又离他们生活太遥远。科研不是孩子所能接触到的领域,而我的创作就是来打破这些壁垒的。我本人就是在大学里生活,很熟悉科学家们的工作和生活,灵感就来自点点滴滴的接触。
读+:据我所知你出身于科研家庭?
于潇湉:我父母都是海洋科研工作者,家里书架上摆满了理科和专业书籍,但我又不感兴趣。说实话,无法成为父母心中最想要的孩子,这一度是我的痛苦。但他们培养了我理性的思维方式,可能这个和大部分人以为的作家思维不同,我认为作品的宏观结构要靠理性去搭建和思考。其实我的父亲一直在给我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走的文学道路是他陌生的,不过父母都很支持,也提供给我很大的帮助,我那几部写海洋题材的作品,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他们不仅能帮我联系到最好的海洋学者专家,还能提供最好的科普知识方面的建议。我这几部作品,把科学和文学结合,也是一个很大的特色。
读+:让宏大叙事与儿童文学结合,但又要让创作更加贴近儿童,让儿童理解,你是怎么处理的?
于潇湉:我认为只要把细节和情节处理好,让孩子了解这些主题并不困难。当然叙述得有技巧,比如选择的视角必须和孩子们平行,那么他们就能带着这个视角的眼睛在故事里行走、在历史里寻找。如果说有难度,我认为难度在于从大量繁杂的资料里选取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点,这一点是真实的,又是戏剧的,只要把这一点找到、写好,其实读者会主动共鸣的。我一般会设计主角的情感点,有对于亲情、友情的呼唤,有对于父辈的了解、叛逆、回归,这些情感是永恒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经历。其实只是主题换了,但人心人性不会变。
不喜欢没有底线、一味低级幽默的作品
读+:有的人觉得儿童文学是写给孩子看的,好像很小儿科,但真要去写,好像还很难写好。有的人说写儿童文学必须要懂儿童心理。还有的说,写儿童文学作品得靠天赋,努力不来。就你的体验,写儿童文学难还是不难?
于潇湉:儿童文学好不好写,只有写过的人才最有资格说话。我觉得写儿童文学最难的并不是和儿童对话,因为“小王子”说,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儿,只要能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儿,和他对话就足够了。
读+:你生活中是怎样一个人?
于潇湉:生活中有点儿迷糊,甚至经常摔跤,是一个被很多人说不太像大人的人。
读+:你认为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你最不喜欢怎样的儿童文学作品?
于潇湉: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起码首先是文学,有文学的艺术坚持和审美。我不喜欢没有底线、一味拿屎尿屁这种低级幽默来写作的作品。即使是幽默,那也得是高级的、智慧的。
读+:常看到小孩子喜欢看那些很搞笑的作品,好像少了许多对严肃作品的喜爱?
于潇湉:我觉得就像吃饭一样,得吃主食也得吃零食。孩子喜欢那些令人搞笑的作品,是因为他们需要快乐,没有必要阻止。严肃文学也未必就不能深入人心,只要写得好,还是可以打动他们的。
判断作品好坏,各类榜单和评奖就是很好的筛选
读+:你当初怎么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的?
于潇湉:我做过十年的儿童文学期刊编辑,阅读过大量国内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文学,我从一无所知到迷恋,是因为我发现经典的儿童文学并不幼稚,它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情结,而且读者也并不全都是儿童,大人也可以读,细品还能读出些人生哲理。由于工作需要,我得写样稿,一开始只想尝试一下,没想到竟然一发不可收拾。
读+:那你选稿眼光应该很毒辣,依据你的经验,如何挑选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于潇湉:我认为各类儿童文学榜单和各类评奖,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筛选,我自己就经常照着榜单买书。还比如国家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图书书目,每年一评,各个年龄段和种类都覆盖到,可以作为家长很好的参考。
国外引进作品的销量已不如本土原创
读+:你有很多现实主义作品,对那种有极强幻想色彩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否感冒?
于潇湉:我挺喜欢《哈利·波特》的,也很喜欢幻想文学。看过的童话里最喜欢的是米切尔·恩德的《毛毛》。我已经写过非现实主义的作品了,有一本叫《鲸鱼是楼下的海》,是以青岛老建筑为线索,把一个鲸鱼的骨架设定成百年时间开启的发条。当时我家住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实验楼上,楼下是标本室,我透过钥匙孔看标本,里边有海马、海鸟、海龟,当然还有最大的鲸鱼骨架,对我来说异常震撼,所以就诞生了这部作品。这本书拿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与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合办的第二届青铜葵花小说奖。
读+:目前中国市场上少年儿童读物国内作品和进口作品,哪个更受欢迎?
于潇湉:其实引进作品已经不如本土原创销量好了。
读+:目前有新的创作在进行中吗?
于潇湉:最近在创作一部关于校园霸凌题材的小说,因为我自己曾经是校园霸凌的受害人。我后续的创作方向主要还是青少年成长的困惑,如有可能,还想进行成人类题材的写作。
遥远故事的触角——《冷湖上的拥抱》创作谈
写《冷湖上的拥抱》这本书,源于我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的一篇关于柴达木油田的报道,里边提到油田上的孩子大部分过着和父母分离的生活,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留守儿童。而他们仅仅能在父母交接班时,享受到一个仓促的拥抱。当时这个细节像打火石一样,给我心里打着了一簇火苗。后来我搜索了青海油田的地况地貌,那种原始粗犷的地理风貌,还有青海油田上在现代人看来又艰苦又原始的生活,非常吸引我。
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成长在城市里的作家,我对于“遥远”的素材都格外有兴趣。这种遥远,是一种能够脱离自身生活常规的,能打开全部感官的吸引力。因此我在2019年出版了那本写“蛟龙”号下潜的书,写完之后我发现,那种对遥远的呼唤仍没有平息,这时我又想起《中国青年报》上的那篇报道,把写下一本书的目光投向了那里。
2021年春天,我到青海油田采访,那种从新闻里得来的二手感受,远不如在现场的冲击力大。站在海拔3000多米的油井前,石油工人们在那里举行了一个对党宣誓的活动,当时我感觉自己的热血在往脸上涌。远处的背景是昆仑山,呼呼的大风,把宣誓的声音刮得时断时续,当时我就想,一辈子都在城市里,被现代分工细致的社会所喂养,坐在家里,你几乎无法想象,有这么一群人,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开采石油。又有几个开车的人,几个坐车的孩子知道或者想过,石油是怎样开采的?又有几个人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知道是谁在付出?
我们经常看到成人的付出,那么孩子呢?我来到油田附属中学,采访了几个孩子。我发现父母的缺失给孩子造成的影响特别大,有一个孩子甚至在我采访时一直在哭,说她思念爷爷,被爸爸妈妈忽略。而在油田上,石油工人因为不能照顾儿女也都充满内疚,比如老袁的形象就是真实的,他哭泣的视频在油田广为流传。油田几代人中间是有断裂的,这种断裂,让他们谁都没法了解对方,而活在自己的鸿沟里。采访后,我就想,我不仅仅是想写一个好看的故事,我想让作品里有一种情感的黏着度,能去尽力弥合这样的裂缝,能让不了解变了解,让背后的默默奉献走到前台。同时,在写作《深蓝色的七千米》时,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钻研特殊职业背后的科技原理,在这本书中,我仍然尽可能地学习石油知识,虽然有时写的科普比较硬,但我觉得知识的补足对于孩子是有益处的。
这本书试图通过几代人的石油故事,既传递出一种奋斗精神,更传递出一种国家进步感。我想,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中的故事,永远是值得书写的。
我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见证了国家的强大,生活稳定富足,我的身上没有太多伤痕,对于历史也知之甚少。我很骄傲地看到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幸福,更感受到在强大祖国怀抱中的自豪。但他们永远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是谁的汗和谁的血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这本书看似只是写了石油工人们的故事,实际上,是我个人一次对历史、对时代的回望。我也通过这次书写,填补了自己生活和知识上的盲区,完成了自己的又一个成长。
我仍然喜欢那些遥远的地方、遥远的故事,它们永远伸展着触角,我的文字,有着许多的不足,但正是因为这些不足,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启程,去寻找更好的文学,遇见更好的自己。
(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