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小故事:白鹤拔毛护崽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be65c5b6fd994c59aa497c9c58baf2c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862878&x-signature=%2FSOOIyOo6NnlElWUMntt%2FRdJ3jQ%3D隋炀帝杨广画像
古时候皇帝出行,要有仪仗队伴随,为了展示皇家的威仪,就以珍稀鸟兽的尾巴、羽毛,装饰侍卫衣帽、旌旗、车驾、伞盖等。
如果帝王倡行节俭,可能就会减免这些装饰物,可是遇到喜好奢华的帝王,地方官员可就要遭罪了。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在位期间大兴土木。
《隋书》记载: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诏尙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
开始大肆营建东都洛阳城,“采海内奇禽异兽草木之类”充实皇家园林,将天下富商大贾一万家迁居东京洛阳。征发男女服劳役,开凿了大运河。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514f8b1c323e4f76bd13314979d6e01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862878&x-signature=V%2B3FFKNyvWmuFfi%2FGfJDXXl8flY%3D
隋炀帝西巡27国史臣
《资治通鉴》记载:
大业二年(606年)春,隋炀帝诏命吏部尚书牛弘等大臣,商议制定“舆服、仪卫制度”,制作“黄麾三万六千人仗,及辂辇车舆,皇后卤簿,百官仪服”这些器物,需要大量羽毛来装饰,于是命各州县官员在本地征收珍禽的羽毛。
地方官就摊派给当地的百姓,在官员的带领下,百姓钻树林,过沼泽,搭弓引箭,张罗布网,抓捕水陆珍禽,以满足皇帝的一己私欲。
隋炀帝的仪仗队阵容超豪华,其规模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需要装饰材料的鸟羽毛数量极为庞大。
官民漫山遍野,日夜奔忙,一时间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官员为了搜集到大量羽毛,可谓机关算尽。
各地的珍禽异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很多鸟在捕获过程中受伤或死亡,以至于不能哺育幼鸟,导致大量鸟类濒临灭绝。
《五行记》记载: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为了“造羽仪”,使得江南一带的鸟类几乎被捕获一空。
湖州郡乌程县有人身上沾满羽毛,冒充大鸟,在山中捕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41dc9ddf6a9c4f09a231762682d2c8d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862878&x-signature=Hh2jty2%2Bq7rz3gUzP9inpko6vAY%3D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
此人发现一棵高达百尺的大树上,有一只白鹤正在巢中哺育幼崽,这个捕鸟人够不到鸟巢,就准备用斧子砍树。
白鹤知道这个人一定要捕捉自己获取羽毛,害怕人类伤害自己的孩子,于是忍痛自己“以口拔其毛放下。”
捕鸟人捡拾起来,发现长短、大小正好和官府规定的标准相一致,于是就放弃了伐树。
这件事被官府的官员大肆宣扬,仿佛是一种祥瑞之兆。
仔细阅读这段记载,不难发现,记录者试图以寓言的方式,痛斥隋炀帝的贪得无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