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svvajwoa 发表于 2022-6-1 05:42:31

武汉仅存的铁道口浪漫,都在这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jl766TPeXU~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v6KkeccbvOWctVePpDpGM%2FHndWQ%3D

铁路道口,对武汉人而言

即熟悉又陌生

武汉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城

铁路线四通八达

在铁路道口等火车通过

曾是城市的一道景观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过去15年,上百个铁路道口逐渐消失

我们找到武汉现存的

有人值守的四个铁路道口

它们早已融入老城区的烟火气中

也被年轻一代赋予新的浪漫

武汉的铁路道口分为国铁线路道口和企业货运专用线道口。

国铁线路道口中,现存有人值守的有四个,集中在武昌南湖片区。

分别是井岗一道口,井岗二道口、相国寺道口、A4道口,均通行客运机车和车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jmDEIDZnH3~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qhn4JH7W4EG1e40LwXe%2Fhe4oBbU%3D

56岁的夏爱民父辈都是武汉铁路人

从小在铁路边长大

在铁轨附近玩得不亦乐乎

如今的他是一名铁路道口工

一辈子和铁路在一起,家也安在铁路附近

枕着铁轨声睡觉也有50多年

他坦言

晚上听不到铁轨声“睡不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jnF8zJ2Qw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6jNOslj0RdupdzDHVH4usfylQSQ%3D

井岗二道口的附近居民也有同感

一栋栋居民楼拔地而起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于此

“我们在铁路边长大的嘛,习惯了”

一位晒太阳的老人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jpD4t85Rb1~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nyd7ZaYegEm5FGIqoX7G8iCZffg%3D

位于居民小区中的铁路道口。

铁轨线穿过居民区

为保障安全,专人值守道口

道口和居民已经融合在一起

3月3日,长江日报探城记者看到

道口边设立值班室和立岗亭

轨道两旁分别有两个伸缩栏门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jpzI2Wv2D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2FdiL%2Bg880cMVrcU%2FrJge2gi5tBU%3D

铁路道口已经拦住行人,让列车通行。

有列车临近

值班室来车预警系统就会报警

当班的3名道口工

一人在值班室对接

另两人在道口两侧疏导人流和车流

迅速关闭栏门

行人和车辆拦在轨道外

道口工手持黄色信号旗迎接列车

列车驶过后,再打开栏门,恢复通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kquD6qAHH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ZBCixvpVnK3pcOuvooti4tQTVcU%3D

井岗一道口,井岗二道口、相国寺道口

在武昌火车站和武昌客车车辆段间铁路上

车辆进出车辆段维保经过这里

A4道口在京广线、南环线(武九铁路)上

每天也是车来车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ksgDughOx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3NjWy6OwLUefYyWw5QNWhHMrFyA%3D

一列机车驶过铁路道口。

井岗一道口,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

铁轨线穿过江宏新村小区

江宏别墅小区以及027社区

每天平均通过140多趟列车

是武汉最繁忙的铁路道口

平均每10分钟左右就有一趟火车通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ku6BQUbok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XEMlJZarcnxaysDxfT3U5Kor8hc%3D

“现在还算车少,上世纪90年代

我们上10小时的班

屁股能挨椅子坐的时间

加起来不到半小时!”

56岁的老道口工李素明回忆

后来的高铁分担了客流

但道口周边居民和车辆越来越多

道口工的责任一刻也没有减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kvx1T0tfkm~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rwUqWcg8X7LAZ%2FavV67dH899VpI%3D

道口工在值班室了解列车信息。

“以前道口安全主要靠人

还设置了高高的瞭望亭

道口工要不停‘昂着嗓子’劝阻。”

如今有了视频监控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

实现三级防护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kwZ7JX32gy~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2Btuy%2FHk28Xu3NdAX8JHtynLz8Y4%3D

武昌道口工区有64位道口工

90后和00后达到了20多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m4mAcDyMjy~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aK4dewaA60AaXgHIumbVCd7CDy0%3D

29岁的黄丹妮接棒当道口工9年了

这个在别人眼中略显枯燥的工作

她总能做得有滋有味

早班8时到18时,车多人杂

值班室里预警系统响不停

她和伙伴们忙出忙进

“忙忙碌碌中,看到火车和

行人、车辆有序通行

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她最喜欢18时到凌晨2时上班

周边的夜宵在全市都有名

下班后逛吃逛吃

是别人享受不到的福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zGHm6xFrlKvLe~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395995&x-signature=Ar2D3rH%2BZTuXjsJzF9bc5Kvwndo%3D

年轻道口工正在立岗接车。

难熬的凌晨2时到8时时段

她要和瞌睡作斗争

但她很快找到了乐趣

值守的方向正对着东方

她会看太阳一点点升起

太阳跳脱出来的一刻

她内心都欢呼雀跃

“日出是我永远看不腻的风景。”

逐渐消失的铁路道口

过去15年,上百个铁路道口在武汉消失

78个铁路道口全部改造成

立交桥或地下涵洞式通道

江岸火车站的停用

武九铁路北环线拆除改造

不少道口已失去原有功能

武九综合管廊工程沿线20处道路改造

11处道口改造全部完成

这四个铁路道口越来越有烟火气

值守的年轻人

又赋予它特有的浪漫

在不同人的眼里和心里

这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道新风景

(长江日报地铁传媒研究院 出品 文字:王谦 郭佳 通讯员:赵福武 朱丛蓓 图片:王谦 白璐 视频:白璐 制作: 郭佳 海报:金莎 美编:何东瑞 统筹:马梦娅)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uiwpnz1u64g6gu 发表于 2022-6-1 05:42:49

我也一直住附近,90年代还可以去南站扒个车头就回家了[灵光一闪]

utolbgolsbeh7e 发表于 2022-6-1 05:43:09

这是年代,武汉的民航机场是在南湖。从城里去的时候要经过一个京广铁路的平交道口。每次过火车都需要堵很长时间。导致大家去机场都要提前很早出发,否则就很容易误机。后来出租司机提出来,可以绕一个涵洞过去,可以保证不堵车。去了以后才发现那个涵洞出来是一个村子,村子里专门派人在那个地方设卡,收过路费,每车5元。从这件事就看出来,当年武汉的城市管理是多么混乱。

ub8lppdsx9pd5z 发表于 2022-6-1 05:43:52

井岗村 虾湖垸路

uewe8m60eeq286 发表于 2022-6-1 05:44:21

a4道口正常

焦静 发表于 2022-6-1 05:44:57

不能建立交桥解决?

udvvwjaz9likka 发表于 2022-6-1 05:45:10

从小挨着铁路居住生活二十多年,习惯了听着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声音,夏天午睡听着车厢压着铁轨的框机框机的声音入眠,满满的成长回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仅存的铁道口浪漫,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