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4:07

班主任强调:一二年级,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转给家长)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RvV00EiFLyfa3B

来源:微信公众号:教师E家(ID:edu589)
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在小学期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是适应期,主要用来适应学校生活;
三四年级是稳定期,孩子的学习基本定型;
五六年级是分化期,决定孩子今后的成绩层次。
也就是说,一二年级十分关键,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了好习惯,孩子的学习才有支撑;有了好习惯,孩子的人生才得以发展。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成绩真的不重要,培养习惯才是重中之重。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GPXfyeFuvi7eT
专注的听课习惯
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落后的孩子,一般是因为无法专心听课。
他们上课时经常开小差,东张西望,或者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被提问时一问三不知。
不会听课的孩子,上再多辅导班也没用,因为听课是一门技术活!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时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消化,遇到重点知识标记下来,遇到不懂的就查工具书。
问问孩子“明天要学什么”,检查孩子的预习效果,跟孩子讨论不懂的地方。
坚持提醒孩子课前预习,这样孩子的听课质量就大幅提升了。
2.养成专注听讲的习惯
用耳听——提醒孩子听课时不分神,听老师讲的内容,听同学的发言。
用眼看——提醒孩子眼睛要“活”一点,不要只盯着老师,还要看教材、看板书、看PPT。
用口讲——鼓励孩子踊跃举手发言,大胆表达想法,多跟老师、同学互动。
用手记——提醒孩子勤记笔记,尤其是老师强调的知识,也要记下自己不懂的地方。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m4e4fG5OXnS6f

3.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减少唠叨、训斥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自主分配时间。
平时要多鼓励,少干扰,不打断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细节培养注意力。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GPXfzC8K4WU64

正确的书写习惯

一二年级开始,老师会布置练字作业,但家长往往不重视。
他们觉得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练字上,不如让孩子多做几道题,以致于孩子成绩上去了,但写字十分潦草。
这是很吃亏的。
现在的考试大多电脑阅卷,孩子连字都写不好,老师如何给高分?
到了中考、高考,书法也成了考察项目,写不好字的孩子寸步难行!
抓好孩子的书写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从孩子学写字开始。
1.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不会握笔的孩子写不好字,而且书写时间长了容易疲累,影响手指骨骼生长。
正确的握笔姿势如下,对于拿不好笔的孩子,家长要坚持反复纠正。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m4e4gq9EbaDiv

2.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
发现孩子坐姿不正确要马上纠正,否则容易造成驼背、脊柱问题、近视或斜视等等。
可以打印一张正确的坐姿和写字姿势,贴在书桌上随时提醒孩子。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m4e54c9st5p9f

3.培养正确的练字习惯
买合适的字帖,要求孩子在田字格里一笔一划地写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要及时评价,指出孩子没写好的地方,并且多鼓励表扬,让孩子乐意坚持。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ImUiAS5A1eHHl

良好的阅读习惯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提问: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到初中许多学生会掉队是真的吗?
网友们大多认可,表示小学最重要的是开发学习能力。
有研究发现,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开发90%甚至更多!
阅读可以让孩子快速吸收知识,锻炼大脑思维能力,无限延展智力发展。
阅读可以让孩子深入“看”世界,用有限的生命学习无限的知识,发展聪明才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给孩子扔几本书就够的,更需要家长“陪读”。
1)每天睡前半小时陪孩子阅读,把一些经典作品读给孩子听,或指导孩子读一些简单的作品。
2)尽量让孩子多尝试阅读各种类型的书,不要规定读什么书,这会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
3)最好在家里设一个阅读角,布置得温馨一些,让孩子能够在阅读角专心阅读。
4)每逢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逛逛,在“人人都阅读”的氛围中,孩子更愿意静心阅读。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ImUiAwAihaSl9

自觉的学习习惯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育路上,千万别指望孩子能自觉。
自律是反人性的,没有孩子愿意坐冷板凳去学习,他们也不理解学习的意义。
热爱学习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后天的培养。
而不爱学习的孩子,也是因为缺少了父母的正确教育。
为什么你累死,也教不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因为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往往需要父母付出更多。
没有天生“爱学习”的孩子,只有懂得“引导”的父母。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入手,引导孩子把这一份兴趣转移到学习上。
或者让孩子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及时表扬,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
2.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则
定好每天学习的规则,比如先写作业后玩、写完作业自己检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给孩子定一些适宜的短期目标,让孩子有动力去学习,争取不断进步。
3.履行家长的监督责任
当孩子出现坏习惯时,家长要不厌其烦地指出、纠正,并且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4.成为孩子的自律榜样
要想孩子爱读书,自己先做读书人。父母自己要自律,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用实在的身教代替空洞的唠叨。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ImUlOLH9hVvzj

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从不丢三落四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会有目标,有计划,效率高,成绩一般不差。
相反,长期粗枝大叶的孩子,坏习惯多,独立性差,也会影响到学习。
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博士提出:
“秩序感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他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
父母们一定不要忽视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幼时的秩序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父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家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家中物品要减少变动,摆放有条理、有秩序。
2)让孩子自己收拾书桌,收拾书包,收拾房间,学会将所有东西都整理好,不乱放东西,不丢三落四。
3)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作业,科学安排学习内容,有次序地完成各项作业。
4)叮嘱孩子今日事今日毕,不养成拖拉的坏习惯,学会做计划,培养对学习、对生活的秩序感。
习惯的培养是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
培养习惯的主阵地就是家庭,希望所有家长都能重视起来,帮助孩子养成获得幸福人生的好习惯。
— END —


版权说明:本文首发「教师E家」(ID:edu58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 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文章转载授权请关注「教师E家」(ID:edu589)。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MXP8XD8nmL9L9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4:43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5:01

说的非常对,一、二年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能踏下心来听课,三四年级的学习基本不用家长操心。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5:43

说的很有道理,就是她上课就是喜欢讲话怎么办,一直在被投诉

u2ezlqqxtv 发表于 2021-10-26 23:16:27

学习习惯的养成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6:35

我儿一年级,正在朝着这几点走,加油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7:04

说的简单,做起来难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7:09

习惯养成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7:23

学习了

admin 发表于 2021-10-26 23:18:02

转发了,说得很有道理。一二年纪,确实是要抓好习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班主任强调:一二年级,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转给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