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理想过法
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老年节。《易经》里说,“九”乃阳数。九月初九,阳数重合,故名“重阳”。九九归一,生生不息,寓意长久长寿。
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祈福、宴饮祈寿、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等习俗。
如今的重阳节,更强调敬老、养老、助老的时代风尚。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节别忘去探望爸妈,若出门玩耍,别忘了带爸妈一起去。
01 岁往月来,重阳又至
重阳节起源甚早。据古籍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每逢农历九月粮食丰收,古人便会祭天、祭祖。
汉代,重阳节有了约定俗成的节日内容。《西京杂记》里说,当时的京城,人们很重视重阳节,每逢九月初九,纷纷佩戴茱萸,饮菊花酒,贺节祈寿。
魏文帝曹丕曾在写给钟繇的信里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唐代,重阳节正式被定为节日。每逢此节,东都洛阳等地皆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普天同庆,欢度佳节。
宋代人也爱过重阳节。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和西京洛阳,每年重阳节都要举办各种活动,人们秋游赏花、饮酒聚会、登高吟诵……各有风雅,各得其乐。
明清时期,重阳节风俗依旧盛行,祭祖、登高、饮酒、赏菊是过节“标配”。此外,有些地方还流行插茱萸、吃花糕等习俗。
02 登高望远,深秋“辞青”
洛阳多山。秋意正浓,不少人趁双休日拖家带口爬山赏红叶、摘果子。今年重阳节恰逢周日,登高望远自然少不了。
相传,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与东汉人桓景有关。
南朝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里说,咱河南老乡桓景跟随方士费长房修仙多年,一日,费长房忽然让他赶紧回家:“九月九日,你家里有灾!赶紧回去,让家人做红色布囊,囊中盛放茱萸,系在手臂上,尽可能到高处去,饮菊花酒,方可保平安。”
桓景依言而行,九月九日一早带着全家人登山避祸,天黑回家,见鸡犬牛羊离奇暴死——这些可怜的动物替人挡灾了。
有学者认为,重阳节登高源于古人对山岳的敬畏和崇拜。东周时期已流行登山祈福。
此外,古人认为重阳当日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地势越高空气越清新,重阳节登高,可以畅享清气。
再者,既然春日要“踏青”,秋日理当要“辞青”,有始有终,有迎有送,把仪式感做足。重阳节为秋节,天气寒凉,草木凋零,适宜登高“辞青”。
03 此中真意,不言而喻
簪菊、赏菊、喝菊花酒,是古人过重阳节的重头戏。
菊花凌霜不屈,生命力顽强,乃长寿象征。
如今,菊花一般是献给逝者的,若是给活人送菊花,估计会挨骂。然而在古代,菊花是吉祥花、长寿花,每逢重阳节,亲朋好友之间互赠菊花,表达的是真挚的祝福。
古人不但喜欢头上簪着菊花赏菊花,还要喝上几杯菊花酒助兴。
菊花酒又名“吉祥酒”。据说,重阳节喝菊花酒,可以明目醒脑、祛灾祈福。
晋代文人陶渊明远离喧嚣,隐居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眼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内心满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唐代文人孟浩然路过老朋友的田庄,好友宰鸡煮饭,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两人推杯换盏,“把酒话桑麻”,相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开元年间,唐玄宗不时到东都洛阳生活、办公。孟浩然曾在洛阳奋斗数年,寻找发展机会,可惜他运气不好,情商似乎也不太高,一无所获。
据说,他曾写诗抱怨“不才明主弃”,唐玄宗觉得这家伙不积极不努力,只会发牢骚,没搭理他。
后来,老孟认识了小兄弟王维,两人越聊越投机,寄情于山水之间,一起谈诗论佛。
王维年轻时漂泊在外,重阳节思念亲人,写过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见在他心中,重阳节最理想的过法,是亲友团聚,登高望远,头插茱萸赏秋色,手捧美酒话古今。
时易情同,这个重阳节,愿你和最亲爱的人在一起。
来源: 洛阳晚报
页:
[1]